命師

何常在

玄幻小說

  鐵口直斷,點人前程,是為相師。銅口直斷,決人富貴,是為運師。金口直斷,改人命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三百五十五章 長壽之道

命師 by 何常在

2018-7-10 17:07

  “什麽問題,妳說我聽。”余帥擺出壹副不以為然的神情,他自認以他的學識,肯定可以答上來方木的問題。
  “毋勞汝形,毋搖汝精,毋使汝思慮縈縈。寡思路以養神,寡嗜欲以養精,寡言語以養氣。”方木先是說了壹段老子的名言,然後淡淡壹笑,問道,“歷史上真正有記載的最長壽的人,最欣賞老子的這壹段話,他說,此中妙旨,往往被不善養生之庸人所忽視。他還十分欣賞清代學者陸隴其的壹段話——足柴足米,無憂無慮,早完官糧,不驚不辱,不欠人債而起利,不入典當之門庭,只消清茶淡飯,便可益壽延年……這個人是誰?”
  歷史上有許多傳說中的長壽之人,比如彭祖,傳說彭祖活了八百多歲,不過傳說畢竟是傳說,沒有文字記載。有文字記載的長壽者,其實是從清朝壹直活到近代的壹個奇人。
  “這算什麽問題?”余帥被問住了,卻憤憤不平地說道,“妳不是李長風,怎麽會知道李長風會問這樣奇怪的問題?妳這是故意刁難我!是,我知道妳對我和馬飛燕關系曖昧很不滿意,可是這是我的個人私事,妳無權過問。”
  “妳和馬飛燕的事情,我根本就不當壹回事兒。”方木淡淡地壹笑,也不過多解釋什麽,“我是不是李長風,但我研究過李長風的資料,知道李長風是壹個儒商,而且性格淡然,追求養生之術。依我對他的了解,他最喜歡和人談論養生之法,如果妳不知道有文字記載的最長壽的人是誰,那麽妳肯定不會得到他的認可。而李長風為人又最是感性,除非是他認可的人,否則壹般人想和他合作,難如登天。”
  “好吧,不管怎麽說,都是妳有理。那妳說,有文字記載的最長壽的人是誰?”余帥知道如果辯論,他壹定不是方木的對手,主要也是方木為人最是較真,她會引經據典並且不遺余力地說服妳,不達目的誓不罷休,他又最不喜歡辯論,所以,索性直接放棄了觀點,接受方木的教育。
  “李慶遠。”方木不肯多說壹個字,只報出了壹個名字。
  “李慶遠?他活了多久?”
  “據記載,是256歲。”
  “我去,256歲,得經歷幾個朝代呀?”余帥大吃壹驚,他還真是第壹次聽說李慶遠的大名,“我不求能活256歲,能活120歲就知足了。對了,李慶遠到底有什麽神奇的故事,方木,快為我解答壹下疑惑。”
  “好吧,既然妳這麽好學,我就勉為其難地為妳傳道解惑了。不過,我事先聲明,我可不是閑得沒事才告訴妳李慶遠的故事,而是我已經和善濟集團談好了,過幾天妳去善濟集團,以合作的名義和李長風會面。今天,就當是妳先補習功課了。”
  余帥才知道,原來他還是被方木算計了,不由苦笑:“為什麽要我出面?妳出面不是更好?我也省得下力氣記住壹些不感興趣的東西了。”
  “不好意思,李長風為人很有原則,他的原則之壹就是不和女人談合作。”方木自嘲地壹笑,“也不知道李長風是不是受過女人傷,要不為什麽這麽怕女人呢?”
  余帥無語了:“好吧,妳快講吧,等妳講完後,我再惡補壹下李長風感興趣的國學知識,省得到時被他掃地出門了。也是怪了,杜爺在石門的觸手很多,政商兩界,不管是省委高官,還是各大集團,都有影響力,為什麽偏偏沒有擺平李長風呢?”
  “不只是李長風,還有葉達成。”方木輕笑壹聲,“杜爺再神勇廣大,他也不是萬能的,葉達成和李長風,是杜爺在石門壹直沒有攻克的兩大堡壘。不過要我說,葉氏集團和善濟集團雖然龐大,但如果壹直攻不下來的話,就不如打垮。否則,讓施得成功地借助了葉氏集團和善濟集團的力量之後,後患無窮。”
  “先不說以後了,先說說李慶遠的故事吧。”余帥耐心有限。
  “李慶遠,根據官方記錄報道,生於1677年,卒於1933年,享年256歲。據報道,他是明末清初的中醫藥學者,世界上著名的長壽老人。他先後共有24位妻子,180位後人。當時的《紐約時報》與《時代》雜誌都做了報道。他生於清康熙16年(1677年),先後歷經了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鹹豐、同治、光緒、宣統九代至民國,在世256年,是世界上極罕見的長壽星之壹。”方木開始講述李慶遠的故事,她先是喝了壹口水,然後又清了清嗓子,才又開始了敘述。
  關於李慶遠的軼聞有不少,但軼聞多數不可考,他留下來的養生之道,才是最寶貴的精神遺產。
  李慶遠認為他之所以健康長壽的原因有三:壹是長期素食;二是內心保持平靜、開朗;三是常年將荷葉、決明子、羅漢果、枸杞等煮水後泡茶飲用。
  “保持人體三通,血通、尿通、便通”,這就是李慶遠留給後人長壽的秘訣。他始終認為保持壹個平靜安寧的心態和“三通”是長壽所必須的前提條件。保持壹種平靜的心態,坐如龜,行如雀,睡如狗,是為養生之道。
  李慶遠還認為,人的壽命有長有短,是由元氣所主宰的。元氣,又稱原氣,稟受於先天而賴後天榮養而滋生。他形象地把愛護與不愛護元氣,比作蠟燭存放的位置。若是把點燃的蠟燭置於罩籠內,則燃燒的時間長;若置風雨中,則時間必短或即熄滅。養生之道,亦是如此。
  在李慶遠的養生理論中,特別強調善養生者必須以“慈、儉、和、靜”四字為根本。所謂慈,即仁慈、慈愛,也就是心地善良,不害物不損人,壹片慈祥之心。這種慈祥、仁愛的快樂心情,足以抵禦各種災害,自然就可以使人健康長壽,養其天年。
  所謂儉,有節省和節制之意。儉於飲食則養脾胃;儉於嗜欲則聚其精神;儉於言語則養其氣息,防止產生是非;儉於交友則可擇友寡過;儉於酒色則清心寡欲;儉於思慮則可免除煩惱和困擾。凡事省得壹分,則受壹分之益。
  所謂和,即和悅之意。天地和,則風和日麗。君臣和則國家興,父子和則家宅安樂,兄弟和則手足提攜,夫妻和則閨房靜好,朋友和則互相維護。此為至祥之道也。
  所謂靜,就是清靜、冷靜、安泰之意。也就是說身不過勞,心不輕動。神傷甚於體傷,“神之不守,體之不康。”
  李慶遠在講到自己的起居飲食時說:“食不過飽,過飽則腸胃必傷;眠不得過久,過久則精氣耗散。余生二百多年,從未食過量之食,亦不作過久之酣眠。”
  具體到日常生活中,行不疾行,目不久視,耳不極聽,坐不至疲,臥不至極。要先寒而衣,先熱而解,要先饑而食,先渴而飲,食欲數而少,不欲頓而多。要無喜怒哀樂之系其心,無富貴榮辱之動其念。也就是說,凡事不可過,過猶不及,必遭其患,此乃長壽之道也。
  “記下了。”聽完了李慶遠的故事,余帥記下了李慶遠的生平和主要言論,卻只將李慶遠的話當成了他和李長風對話的談資,而沒有對照到自身,從自身做起,他笑了壹笑,“方木,妳放心,我的記憶力壹向驚人,妳剛才說的話,我壹字不落全部記得清清楚楚。行了,還有什麽要交待的地方沒有?雖然我沒有見過李長風,但我相信,我出馬的話,壹定馬到成功。”
  “李長風信佛,妳有時間多看幾本佛經,另外,李長風最不喜歡狂妄自大的年輕人,在他面前,妳低調壹點,別流露出不可壹世的淺薄。”方木白了余帥壹眼,很是遺憾不能由她親自出面和李長風商談合作事宜,讓余帥出馬,是沒有選擇的選擇,她實在不放心余帥的水平。
  和施得相比,余帥欠缺的不是聰明,而是智慧。聰明和智慧不能相提並論,很多時候,聰明往往是小聰明,而智慧卻是大智慧。精明有時也可以稱為聰明,所以,聰明的人有很多,但智慧,卻是人生精華的累積,小聰明難成大智慧。
  真正有智慧的人,很少。
  “在老人家面前,我壹向很沈穩很謙虛的。”余帥不以為然地笑了笑,剛要再說幾句什麽,電話忽然響了。
  他起身到壹邊接聽了電話,幾分鐘後回來,壹臉愕然:“有消息說,藍國成發現了馬飛燕的行蹤,正在派人跟蹤馬飛燕,試圖通過馬飛燕找到卓凡的下落……怪事,藍國成什麽時候對卓凡這麽感興趣了,是純粹出於對情敵的打擊報復心理,還是另有所圖?”
  “施得有了全有,如虎添翼,藍國成這麽做,可能是在為施得辦事。”方木壹語中的,猜到了藍國成用心,也是她曾經從紀度嘴中知道了壹些藍國成的往事,知道藍國成和全有也有千絲萬縷的關系。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