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关闭

妳好,1983

隱為者

都市生活

“三鳳兒,妳醒醒,快醒醒啊,可別嚇唬俺呀!”
劉青山的耳朵裏聽到有人呼叫他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四百五十三章 差距咋就這麽大呢?

妳好,1983 by 隱為者

2022-8-28 21:45

  金秋十月,稻谷飄香,夾皮溝的松江青稻,終於到了收割的時候。
  今年擴大了種植面積,水肥充足,也沒有遭受什麽太大的病蟲害,所以壹個個稻穗兒都沈甸甸的。
  開鐮這天早晨,夾皮溝的村民,基本都來到稻田。
  青壯年磨刀霍霍,老人和娃子都拎著小筐,準備撿稻穗,務必做到顆粒歸倉。
  今天是周日,所以劉英他們三位老師,也帶著孩子們來參加勞動。
  秋風微起,稻浪飄香,劉青山也忍不住端起相機,記錄下這美麗的豐收景象。
  稻田裏的水早就放幹了,遠處有壹臺收割機,正在收水稻。
  只不過面積太大,壹臺收割機也忙不過來,所以還得加上人工收割。
  都是老莊家把式,連半大孩子都能割莊稼,而且收水稻比割小麥強多了。
  小麥有麥芒子,紮到胳膊上癢癢的,麥秋又熱,不像現在,涼風習習的,正適合幹活。
  分好工,鐮刀開始飛舞,伴著壹陣唰唰聲,壹排排水稻被放倒,紮成捆,用四輪子和馬車運到場院裏。
  然後還要晾曬幾天,才能進行脫粒。
  收割完的地上,老老小小的,就開始撿拾落下或者倒在地上的稻穗兒。
  這麽金貴的東西,可不能浪費。
  “哈哈,蛤蟆!”
  “哇,這個身上麻麻賴賴的,是癩蛤蟆!”
  娃子們大驚小怪的,這時候的蛙類,已經準備開始冬眠,壹個個都懶洋洋的,不怎麽願意蹦跶。
  而且絕大多數,都已經下水了。
  在撿稻穗的隊伍後面,還有壹支奇特的部隊,那是壹些長嘴長腿的水鳥,歡快地啄起壹只只蛤蟆,吞咽到肚裏。
  它們也在為即將開始的遷徙,努力地多積攢壹絲能量。
  “這幫家夥,倒是會撿便宜。”人們嘴裏笑罵著,也沒有人去驚擾這些水鳥。
  鳥類其實很樂意和人相處的,前提是,妳不去傷害它們。
  就像開春翻地種地的時候,什麽烏鴉喜鵲之類的,就跟在人們後邊,地裏翻出來的蟲子和蟲蛹之類的,對它們來說,就是壹頓美餐。
  “不知道守林大隊那邊的大雁,養的咋樣了,得找個時間瞧瞧去。”
  劉青山嘴裏念叨著。
  然後他就發現,在撿稻穗的那群老人之中,還有個胖老頭,也費勁巴力地彎著腰,把遺落的稻穗撿到籃子裏。
  “勇哥,妳爺爺能成不?”劉青山問身邊的譚勇。
  譚勇名字雖然有個勇字,但是長得卻白白凈凈的,反倒像個文弱書生。
  他用手推推鼻梁上的近視鏡:“老爺子挺喜歡的,我也攔不住。”
  “適當鍛煉還是不錯的,別累著就成。”劉青山嘴裏說著,手上也不閑著,用叉子將壹捆捆水稻,挑到馬車上。
  車上的老板叔,就把壹捆捆水稻碼放整整齊齊的。
  譚勇剛才也挑了兩下,結果就胳膊發酸,主要還是不會使那股勁兒。
  幹農活其實都是有技巧的,並非全靠蠻力。
  所以他也只能跟小娃子幹壹個活兒,撿稻穗,壹邊在地上搜尋,壹邊跟劉青山說著:
  “青山,妳師父配制的藥物,挺管用的,我發現老爺子這段時間,身體和精神狀態,都好了許多。”
  “那就好,主要是俺們這裏的水土養人啊。”劉青山嘮嗑不耽誤幹活。
  他手裏的叉子上下翻飛,別說壹捆捆的水稻了,就算是壹個個的小鬼子,也照樣挑飛。
  結果卻聽到譚勇嘴裏哎呀壹聲,猛的從地上縮回手,隨後壹臉訕訕地說著:
  “是根大泥鰍,把我嚇了壹跳,還以為是蛇呢。”
  “勇哥,妳就別撿稻穗了,去那邊的水渠撈點泥鰍,中午給老爺子燉上。”劉青山算是瞧出來了,這個譚勇,還真不是幹活的料。
  譚勇又推推眼鏡:“泥鰍能吃嗎,瞧著好像有點臟?”
  劉青山呵呵兩聲:“勇哥,這妳就外行了,泥鰍人稱水中人參,最是滋補,正好適合老爺子這樣的人食用,妳聽我的,肯定沒錯。”
  “最好撈回去之後,放在清水裏養壹宿,等肚子裏的臟東西吐幹凈了,明天再吃。”
  好吧,譚勇對劉青山還是相信的:“可是總不能用手抓吧,有漁網什麽的嗎?”
  劉青山笑著搖搖頭:“撈點泥鰍,用啥漁網啊,找個大笊籬都行,剛才我好像看到哪個娃子拿篩子了,用篩子能快點。”
  吆喝壹聲,狗剩子就跑過來,篩子是他拿來的,家裏大人告訴他,撈點小魚回去打魚醬。
  “狗剩子,領著妳勇哥撈泥鰍去。”劉青山吩咐壹聲,狗剩子就領著譚勇,樂顛顛地去旁邊的溝渠。
  壹篩子下去,擡上水面的時候,裏面就有十幾條大泥鰍,在蜿蜒扭動。
  最大的,有大拇指粗細,筷子那麽長。
  除了泥鰍,還有其它壹些小魚。
  譚勇都有點傻眼:“還真多呀!”
  狗剩子點點頭:“棒打麅子瓢舀魚,現在就差不多這樣了。”
  這話倒是不誇張,譚勇來這有半拉多月了,也了解不少情況。
  也就十幾分鐘的工夫,譚勇就又回來了,手裏拎著的水桶裏,裝了小半下的泥鰍,嘴裏還喜滋滋地說著:
  “青山,太多了,吃不了。”
  “沒事,到時候給我壹半,回家給我爺爺燜上。”劉青山也不客氣。
  “我也要幾條小的,用罐頭瓶子養著。”小老四也跑過來,山杏還拿著自己的小水壺,遞給劉青山。
  瞧瞧稻田裏面,撿稻穗的人多,割稻子的就供不上,娃子們這會兒都閑著呢。
  劉青山也就招呼譚勇,到田埂上坐著歇歇。
  譚勇好像有話要說,斟酌壹陣,這才開口道:
  “青山,上幾天我在妳家裏看到的那本英文原版的泰坦尼克號,是妳和別人合著的吧,不知道能不能交給我們雜誌社翻譯出版發行呢?”
  劉青山還真沒問譚勇是幹啥的呢,聊了聊,原來是壹家出版社的副總編,而且還是國內比較知名的壹家出版社。
  看他也就大學畢業沒幾年,升得還挺快。
  劉青山就擺擺手:“妳說那本書啊,沒啥意思。”
  譚勇推推眼鏡:“我聽說,在國外買的很火,銷量都突破三百萬冊了。”
  他還是很佩服眼前這個年輕人的,這年頭,竟然能在國外出書,而且還賣得這麽好,國內的現代作家,還真沒幾個人能達到這種的。
  那些被翻譯到國外的著作,除了古典名著,剩下的大多是解放前那壹批老作家,現在大多故去。
  “其實就是因為發現泰坦尼克號殘骸,所以這本書成功蹭熱度,才導致銷量大增的。”劉青山當然知道這書的質量,只能說是壹般壹般太壹般。
  譚勇還以為劉青山是謙虛呢:“不管怎麽說,近些年,能被國外讀者接受的作品,妳這個也算是冒尖兒的,有這個宣傳名頭,銷量肯定能不錯。”
  劉青山是真不想出這個風頭,主要是書的質量,有點拿不出手,於是連忙轉移話題:
  “勇哥,妳還是找俺大姐夫吧,他那本書,妳看了嗎?”
  譚勇點點頭:“看了,我和高文學同誌已經談妥了出版的事,對了,其實還有壹個宣傳點,高作家說了,高山這個筆名,是妳和他共用的,這樣算起來,妳在國內,也有壹定的知名度。”
  “我那個就是幫著瞎支招的,做不得數。”劉青山是真不想混進文學的隊伍裏,可是偏偏碰到譚勇這個死心眼,壹心想把泰坦尼克號這本書給翻譯出版。
  別的作家遇到這樣的事,估計都高興壞了,到他這可好,壹個勁往後躲。
  結果這倆人就頂上牛了,誰也說服不了誰。
  正僵持著呢,就看到老支書陪著幾個人,從村子的方向而來。
  看到人群中的崔敏浩,劉青山總算是能脫身了,連忙大步迎了上去,笑吟吟地打著招呼:
  “老朋友,妳這性子也太急了,我們的松江青稻剛剛開始收割,妳就來了!”
  崔敏浩也很是親熱地跟劉青山握手,然後嘴裏也笑道:
  “手快有手慢無,今年的羊肚菌,我們就壹點也沒搶到,我的朋友,妳們今年出產的松江青稻,我們公司全包了!”
  “先等等。”
  劉青山擡手阻止了崔敏浩,“今年,我們國家的物價有所上漲,所以這大米的價格嘛,也要提高,最少也得提到壹塊五,老朋友,這個可真不是我故意宰妳。”
  這裏面還有壹個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品牌效應。
  松江青稻如今也打出名氣,就算不出口的話,在國內也照樣賣出高價。
  “好說好說。”
  崔敏浩顯然是早就有了心理準備,所以痛痛快快地答應。
  因為他也聽到另外壹個不大好的消息:也有人準備收購松江青稻,有競爭對手,自然給他們帶來壓力,當然是越快落實越好,免得夜長夢多。
  旁邊的譚勇,則瞧得壹楞壹楞的,他當然知道,國家現在把外匯都當成寶兒了,為了多賺取壹些外匯,啥招都想,不知道費了多大的勁。
  可是剛才這壹幕,叫他簡直有點不敢相信:人家大老遠的,上趕子就把外匯給送來了。
  這還不算,就算是漲價,人家也心甘情願接受。
  譚勇就搞不懂了:同樣都是出口,這差距咋就這麽大呢?
  這些天,他也吃過幾次大米飯,感覺確實很好吃。
  剛才聽劉青山說出壹塊五的價格,把他都給嚇了壹跳:原來是吃錢呢!
  更令他震驚的是,這麽高的價格,人家外商還欣然接受。
  譚勇心裏只剩下壹個字:牛!
  劉青山和崔敏浩談得正熱乎呢,就看到遠遠的,又有壹輛吉普車開過來,壹直開到稻田邊上,然後就看到陳東方從車裏鉆出來。
  同時出來的,還有劉青山的熟人:藤田正壹。
  劉青山眨眨眼,不知他們因何而來。
  倒是崔敏浩,略微顯得有點緊張。
  雖然劉青山有點瞧不上藤田這家夥,不過來的都是客,他還是樂呵呵地打起招呼:
  “藤田先生,這是哪陣風把您給吹來啦,聽說最近在廠子裏挺忙的。”
  說完又朝陳東方點點頭:“陳經理也來了。”
  藤田正壹的心裏就覺得壹睹:要不是妳們鼓搗出來那個什麽紅燒牛肉面,我們的雞湯伊面早就開始銷售,何必弄成現在這種不上不下的局面?
  不過心中有氣,他表面上依舊壹臉笑容,標準的日式鞠躬:“劉桑,冒昧打擾,請多多見諒。”
  “劉桑,我們在山野菜方面的合作,還是非常愉快的,所以我們是好朋友。”藤田正壹開始套近乎。
  劉青山擺擺手:“有事您說話,山野菜方面的合作,是妳們公司和縣裏的合作,跟我可沒啥關系。”
  他可沒那個工夫跟對方閑扯,藤田這家夥膽子太小,打賭都不敢,沒勁。
  藤田正壹又鞠了壹躬:“那就拜托劉桑了,我們株式會社,想要采購壹批貴村出產的松江青稻,請多多成全。”
  原來如此,劉青山明白了,難怪這家夥變得這麽客氣呢,原來也是奔著俺們大米來的。
  說起來,島國那邊的主食,也就是大米和面粉,其中大米占了三分之二以上。
  因為他們最喜歡吃的壽司之類的,主料都用到大米。
  而松江青稻現在已經到南韓打響名頭,引得島國人垂涎,所以也來插壹杠子。
  想明白這些,劉青山就笑著搖搖頭:“藤田先生來晚壹步,我們的稻米,都已經賣給崔先生了。”
  旁邊的崔敏浩暗暗松了壹口氣:還好劉先生信守承諾。
  “崔先生也是剛來吧,妳們雙方肯定還沒有簽訂正式協議,劉桑,我們的價格,肯定會高過對方的!”
  藤田正壹這家夥很不講究,當面就開始搶生意。
  人品太次,劉青山微微搖搖頭:“藤田先生,我們華夏有壹句古話叫壹諾千金,希望妳能明白。”
  崔敏浩也終於忍不住,嘴裏開始譏諷:“藤田君,妳不會是連做生意的規矩也不懂吧?”
  “我就懂得壹個道理,價高者得。”
  藤田正壹對上他,立刻壹臉傲氣,這變臉的速度還真快。
  在當時,島國經濟遠超南韓,所以他有鄙視對方的資本。
  崔敏浩也不是好惹的,嘴裏呵呵幾聲:“可是妳那壹套,在這裏行不通,劉先生可不是那種只認金錢不認人的人。”
  “妳出的什麽價格,我比妳高壹倍。”
  藤田正壹傲然道,這是又準備砸錢了。
  這也是當時島國人的風格,手裏揮舞著鈔票,全世界買買買。
  聽他這麽壹說,周圍的人都是壹楞:原本壹塊五的大米,轉眼就變成三塊錢壹斤,這哪是大米呀,這是銀米啊!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