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关闭

大魏能臣

黑男爵

歷史軍事

?東漢,中平四年,幽州漁陽郡,夜,壹座形如臥虎的荒山之上,壹位皓首童顏的道士正在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千五百七十五章壹個饅頭引發的動亂!

大魏能臣 by 黑男爵

2019-5-18 13:57

  正月初二,祭祀財神,這是漢家的重要習俗之壹,上到達官顯貴、下到黎民百姓,都會把財神爺供奉起來,並獻上雞、鴨、魚、豬、羊五大貢品,祈求今年發大財,而這些祭祀用的東西,財神爺是帶不走的,最後還是進了人的肚子!
  可成都附近的難民們,別說是雞鴨魚肉了,能喝上壹碗濃濃的粟米粥,都是夢中才有的好事呢!
  有的人夢醒了,只能是長籲短嘆,繼續面對著寒冷、饑餓、疾病,有的人‘幸福’壹些,從此再沒有醒來過,也就不用面對生活的艱苦了。
  ……
  “饅頭、大餅、雞腿……什麽也沒有,能活著就不錯了!”
  “吧嗒!--吧嗒!”
  黎明時分,段二從地窨子裏爬了出來,緊了緊破爛麻布襖,就開始蹦噠起來了,活動著有些僵凍的身體,腦子裏仍舊懷念著夢中的美食!
  成都地處西南,雖然冬季也會下雪,氣溫卻不算太低,這種從北方傳來的地窨子,不但造價低廉,保暖效果也很好,可以抵抗寒風暴雪,讓難民們有個安身之處!
  加之蜀地多山,只要勤快壹些,多砍幹柴燒火,取暖還是不成問題的,可身上不冷了,肚子裏卻發空啊?
  “咕嚕!咕嚕!--阿爹、阿娘、大哥、小妹,咱們快點……唉!”
  摸著亂叫的肚子,段二習慣性的想叫上家人們,壹起去找點東西吃,樹皮、草根、觀音土……只要能入口的都行啊,要是能捉到幾只老鼠,那就是壹頓大餐了。
  可連著叫了幾聲,身後毫無回應,段二這才想起來,偌大的地窨子裏面,只剩下自己壹個人了!
  段二今年十五歲,是蜀郡-廣柔人氏,寒門子弟,家境壹般,就是只要勤勞幹活,雖然吃不太飽,可也餓不死人那種,對於普通百姓來說,這就已經很不錯了。
  可是今年天災人禍不斷,剛剛入冬的時候,村子裏就全斷糧了,在賣光了不多的財產之後,段家大小五口人也加了逃荒的隊伍,來到了成都附近謀生!
  做苦力也好,乞討要飯也罷,大城邑總是容易活人的,可是事與願違,這才短短壹個多月,五口人就剩下壹個人了。
  首先是十七歲的大哥,被強行拉走充軍了,去了北邊的梓潼關,本來按照漢家規定,男子二十歲成丁,二十三歲服兵役,為正卒兩年,而後退伍轉入預備軍,遇戰事隨時應征,壹直到五十歲為止!
  可為了對抗強大的曹軍,劉備集團瘋狂擴充兵力,幾乎到了竭澤而漁的地步,就連尚未成年的孩子,年過半百的老人,也填充入軍隊中了,就算不能砍人,總能挨刀吧!
  緊接著,年僅十二歲的妹妹,賣給了大戶人家做奴婢,價格則是兩升粟米,亂世人命賤如草,能賣出去就不錯了。
  到大戶人家做奴婢,挨打受罵免不了,可好歹有壹口飽飯吃,總比活活餓死強的多吧,不見多少人想買身為奴,都找不到門路呢!
  賣人得來的兩升粟米,全都留給了段二,父母則在壹個漆黑的夜晚,消失的無影無蹤了……
  “無論如何,我也要活下去,我要回到家鄉去,把房子、田地、耕牛都贖回來了,把小妹也贖回來,找到阿爹、阿娘,然後壹起等大哥回來!”
  “黑暗會過去,冬天會過去,壹切苦難都會過去的!”
  ……
  雖然生活艱苦,可段二沒有灰心喪氣,仍在努力堅持著,因為自己還有壹樣東西--希望!
  不止是段二,很多難民抱有同樣想法,只要熬過這個冬天,他們就能重返家園了,地裏會長出莊稼、樹上會生出桑葉、蠶寶寶會吐出絲線……壹切都會變好的!
  再說了,那位漢中王大人,不能不管幾十萬難民吧,要是把百姓們都餓死了,誰給他種地納糧,誰又給他當兵服役?
  “當!-當!-當!”
  “舍飯了、舍飯了!--大家快去排隊領舍飯啊!”
  “大災之年,有口舍飯吃就不錯了,賣草鞋的……不對,是漢中王還算有壹點良心!”
  …………
  壹陣嘹亮的銅鑼聲響起,原本沈寂的難民大營,瞬間變得人聲鼎沸了,無數難民從地窨子裏爬出來,嚎叫著走向了舍飯地點!
  原來為了救濟災民,劉備、龐統也是想盡了辦法,又哄又騙又嚇唬的,終於從巴蜀士族手中弄到壹點糧食,並在成都附近開設了幾百個舍飯場,救濟越來越多的難民們!
  壹天壹次,壹人壹碗粟米粥、壹個雜面饅頭,還不充足供應,先到者有,後到者無……雖然食物不充足,可也是數十萬難民們,活下去的最後希望了。
  有人該疑問了,既然難民們饑腸轆轆的,如今好不容易有吃的了,為何是走過去,而不是跑過去呢?
  因為餓的太久了,已經沒力氣奔跑了,有的人連走路都沒勁,只能壹點點的爬過去……不乏爬到半路上,就咽下最後壹口氣的!
  然後有專門的收屍人,把死屍擡到車上,扔到荒郊野嶺之中,最近壹段期間,成都附近的難民營裏面,每天都要拉走幾十車屍體,餓死的、凍死的、病死的、爭鬥死的……最後塵歸塵,土歸土,全都是壹個鳥樣了!
  “有舍飯吃了,真是太好了,希望今天的粥濃壹些,饅頭個大壹點,最好都是正經糧食,別摻和草根、樹皮、老鼠屎之類的!”
  段二不敢怠慢了,也沖向了舍飯場,手中端著個破陶罐,還有壹根鐵榴木棍子,齊眉等高,小臂粗細,又光又滑,堅硬如鐵!
  木棍是難民的必備品之壹,男女老少,人手壹根,走路走累了,可以當拐杖用,遇到野獸、強盜之類,還可以勉強的防身,總比赤手空拳強壹些!
  另外嗎,真到了走投無路之時,難民們還能舉起手中木棍,打出壹條生路來,史書上常有記載:‘揭竿而起,斬木為兵!’
  歷史上,多少不可壹世的王朝,就是被難民們手中的木棍,給敲了個灰飛煙滅!
  可高高在上的統治者們,總是不吸取教訓,難民們手中的木棍,也就壹次又壹次的舉起,這就形成了王朝更叠、浩瀚青史!
  …………
  “饅頭!饅頭!--怎麽沒有饅頭了?”
  “漢中王的敕令上說了,過年期間,救濟百姓,人手壹個大饅頭,為何今天沒有了,粥也稀了很多?”
  段二倚仗身體靈活,距離舍飯場又比較近,排到了隊伍最前面,可領取到的食物,卻讓人萬分失望呢!
  以前再不濟,還有壹個拳頭大小,裏面摻和了沙子、草根、樹皮的雜面饅頭,勉強可以墊墊肚子!
  如今饅頭沒有了,連粟米粥也稀了很多,壹勺子裏面全是漿水,米粒絕不超過十個,別說給人吃了,就是只麻雀都餵不飽!
  天寒地凍,大雪紛飛,靠著這樣的食物,只怕用不了兩天,難民們就得活活餓死了,故而吵吵鬧鬧的,指責漢中王欺騙百姓,克扣大家的口糧!
  “都別吵吵了,漢中王的敕旨上說了,是過年期間,壹人壹個大饅頭,今天是正月初二,大年也算過完了,饅頭自然就沒有了!
  別說妳們這些難民了,就算老子們當衙役的,還不是壹天兩頓喝稀飯,庫存的那點糧食,都被新上任的-成都令聶大人下令,調撥到軍中去了!
  聶大人還說了,就算難民們餓死了,巴蜀還是劉皇叔的巴蜀,要是當兵的都餓死了,曹軍就會殺過來,劉皇叔的王位不保,大漢就沒有中興的希望了!
  聶大人還說了,要在難民營裏面,再征召十萬民夫,到梓潼天修築城池去,凡是十四歲以上,六十歲以下的男丁,自備幹糧、工具、衣物……兩日之內啟程”
  幾名身穿皂衣的差役,壹邊罵罵咧咧的解釋,壹邊用勺子敲打著空粥鍋,就連這種稀湯寡水,也只有不到四分之壹的難民分到,余者只能喝西北風了。
  而他們口中的聶大人,就是聶鵬,因為不辭辛勞、忠心耿耿,劉備稱漢中王之後,破格提拔他做了成都令,專門管理民政!
  而聶鵬上任以來,也是忠心報主、勤懇做事,壹天到晚帶著衙役們,四處搜刮糧食、壯丁、物資,幫著劉備擴充軍隊,甚至到了不擇手段的地步,人送綽號:‘聶扒皮!’
  “罪該萬死的聶扒皮,狼心狗肺的賣草鞋的,兩個人沒壹塊好餅!”
  “老百姓全都餓死了,中興大漢又有何用,打死這些當官的,咱們投奔大司馬大人去!”
  “打死他們!--打死他們!”
  …………
  “造反了,難民造反了,快去稟告漢中王!”
  華夏民族的百姓們,是最勤勞、最聰明、也最有忍耐力的了,只要還有壹點點的活路,他們就能逆來順受、咬牙堅持!
  可萬事都有其極限,如今克扣口糧不說,還要強征民夫、自備幹糧,這不是把人往死路上逼嗎?
  重建家園的希望沒了,活下去的希望也沒了,既然我活不下去,就拉上妳同歸於盡,難民們舉起了木棍,紛紛的砸向了衙役們,段二夾雜其中,也壹棍子狠狠的砸向了……空空的粥鍋!
  砸鍋,不過了,大家壹起完蛋吧!
  ………………
  “什麽,城外的難民們鬧事了,因為有人克扣口糧,這個聶鵬啊,真是……唉!”
  原來的川主廟,如今的漢中王王府中,得知難民們鬧事、以及鬧事的原因之後,劉備也是大吃壹驚,有心狠狠責怪聶鵬壹下,又實在不知說什麽!
  因為聶鵬上任成都令以來,不但日夜忙碌政務,自己也十分清廉,住的是破草棚、穿的麻布衣、吃的雜糧粥、還把俸祿全部捐出來了……整個人都消瘦了很多,這樣的壹位清官廉吏,任誰也不好多說什麽!
  再說了,從大局上來考慮,聶鵬做的也沒錯,曹軍步步逼近,巴蜀危在旦夕,打仗才是最重要的是,而糧食又嚴重不足,只能是‘殺民養兵’了!
  “立刻派子龍將軍,領壹隊人馬去……算了,子龍剛剛大婚,讓他過幾天舒服日子吧!”
  雖然有難民們鬧事,好在規模並不太,只要派人及時處理,妥善的安撫壹下,還是能把局勢控制住的!
  劉備本想派趙雲出馬的,這位大將不但神勇蓋世,而且心細如發、善於化解各種矛盾,壹定能安撫好難民們的,可是想到人家剛剛大婚,正在陪伴著新娘子,又不好下令派遣了。
  “大王莫憂,末將不才,願意去處理難民之事!”
  “子初將軍久居巴蜀,熟悉這裏的風土人情,安撫百姓最好不過了,切記要用柔和手段,盡快的平息此事!”
  “末將領旨!”
  正當劉備想換個人選之時,劉巴主動請纓了,這位將領歸順以來,也是勤勤懇懇、任勞任怨,贏得了眾人壹致好評呢!
  於是乎,劉備點頭答應下來,讓其統領三千人馬,前去安撫鬧事的難民們,盡量的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如今巴蜀危如累卵,實在不能再出內亂了!
  劉巴滿口答應下,而後統領著兵馬……殺氣騰騰的出發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