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五章 走向勝利
我的視界與眾不同 by 無知的米酒
2023-9-25 22:16
進攻中打的壹團糟的華國,在防守端同樣沒有形成有效的威懾,限制對手的得分。
陣容短板出現的漏洞,讓整體的防守形同虛設,外線追不上對手,好不容易追上了,身體對抗又跟不上,缺乏有效終結對手進攻能力的防守,只能讓內線球員時刻面臨對方後衛的沖擊。
情急之下,球員們也開始亂打、浪投。
丁雨航不管不顧迎難而上,愛倫時不時“神經刀”的表現,更是讓球迷開始質疑球隊的選擇。
如此實力下想要戰勝澳大利亞,實在是太困難的了。
刨除林少傑這點之外,華國的整體實力完全處於下風,連有效進攻都打不出?
這讓坐在場邊的宮指導心裏也是壹沈再沈,如墜深淵。
明明都是相似的體型,為什麽差距這麽大。
林少傑在所有人的印象中,從來都不是那種擁有龐大肌肉的球員,但他絕對是球場上最硬的,最起碼他站在球場的時候,對面的那群人沒有任何壹個敢在他面前運球超過三秒,差不多都是在三分線前看到林少傑快速出手,或傳或投。
球迷還有觀眾看林少傑打球,始終覺得籃球如此簡單,有手就行,壹學就會。
可是只有站在球場上才能明白,想要輕松自如的作出那些動作,有多麽的不易。
阿隆·貝恩斯帶著球隊掀起的進攻狂潮,終於將巨大的分差壹點點的追了上來。
所有人都清楚,如果林少傑在場,澳大利亞不會打的如此順暢。
那些澳洲袋鼠們很清楚,被林少傑纏上的結果就是丟球,作為球隊核心的阿隆·貝恩斯對此是心知肚明。
他這個馬刺的16號,國家隊的12號球員對這個同期進入聯盟的球員,可謂是頗為了解。
和林少傑這樣進入聯盟那壹刻開始就光芒萬丈的球員截然不同,貝恩斯進入美職籃的職業生涯並不算順。
哪怕鄧肯壹天天的老去,他在馬刺的出場機會也不算多,上賽季也就是鄧肯等核心休息的時候,他才得到了四次首發的機會,但滿打滿算,他的場均出場時間都不足10分鐘。
在這稀缺的出場時間下,貝恩斯的得分等數據也是十分“感人。”
雖說林少傑在常規賽的出場時間絕對是各家當家球星中最少的,但那位13號的個人數據卻是最顯眼的。
爆表的效率值讓波波維奇時常在賽後感嘆他原先距離林少傑如此之近,現如今卻又如此遙遠,貝恩斯也是聽的耳朵都起老繭了。
只可惜12年馬刺試訓的時候雙方並不在同壹時期,所以貝恩斯並沒有看到林少傑力壓帕克的壯舉。
GDP三人在馬刺隊內不光是老大哥,還是波波維奇心中最為靠譜的球員,丟份打臉的事情他才不會宣揚,只有關系好的人才會在私下裏談及此事,那些新秀可沒資格進入老鳥的茶話會中。
哪怕馬刺隊內氛圍在聯盟中是有數的,好的不得了,但球員的請疏遠近還是有的。
他貝恩斯在馬刺的存在感並不高,常規賽和季後賽馬刺與步行者的接連碰撞中,貝恩斯甚至都沒有和林少傑打交道的機會。
但是先前坐在場邊看著那個13號旁若無人的虐待著其他球員,那種震撼是貝恩斯怎麽都難以想象的。
壹個華人,看上去還不是那麽的強壯,但想傳球就傳球,想飛天遁地就飛天遁地,幾乎無所不能。
這場華國與澳大利亞的比賽中貝恩斯算是第壹次感受到林少傑帶來的壓迫感,強,非常的強!
不管是外線球員還是他這樣的內線,在和林少傑發生碰撞後,哪怕是在空中,林少傑都能在這樣的對抗下穩穩的落地,而對手被撞的踉踉蹌蹌。
刨除林少傑的技術,光是這個身體,這令人恐怖的穩定核心力就是歷史頂級的。
甚至貝恩斯之前和大衛·安德森兩個人都快掛在林少傑身上,居然還被對方完成了扣籃,那種超乎常人的變態力量,幾乎就是魔鬼筋肉人在世。
攻防轉換後,林少傑在他的撞擊下紋絲不動,下肢仿佛落地生根,力量感十足。
在這個大都註重手感練習,不重視下肢力量訓練的今天,看著面色和藹的林少傑,實則骨子裏就是個“吃人不吐骨頭”的史前巨鱷!
反正貝恩斯心中,他在不斷的提升著林少傑的警報等級!
如果心中的所想能夠具象化,警報怕是已經開始高頻閃爍了。
只可惜壹切都是貝恩斯的內心戲,現在的他只想趁著林少傑不在的這段時間,多爭取壹些得分。
勝利?
只要華國不放棄林少傑,那就意味著華國壹定會想方設法的拿下這場比賽。
而林少傑就是那個能夠決定勝利走向的球員。
……
九月東南沿海早已告別了鳥語花香,迎來了酷暑的尾巴。
戰神劉玉東在這樣的時節也能好好休息壹番,享受壹下假期的閑散時光。
隨著小巨人的回歸,他們這壹批老中青球員逐漸從臺前走向幕後。
在他們這個群體中,論及天賦,不用說肯定是小巨人更高,但在他之前的天賦上限則是大郅、胡東。
至於“逍遙王,”他如果不是太懶了,真就沒有其他人什麽事兒,絕對能夠成為男籃壹哥。
他的天賦屬於另壹個層級,哪怕強如胡東與之相比都要稍遜半籌。
劉玉東在這群人中並不算什麽天賦怪,他更多的還是靠著後天的努力,點滿了精神屬性。
但就是靠著這份後天的努力與意誌,老劉硬生生的在這個靠天賦打天下的時代不斷的帶領球隊取勝,CBA這壹畝三分地也算是被劉玉東刷了個遍。
什麽常規賽MVP,總決賽MVP,哪怕輸了比賽的八壹,最終拿下FMVP的都是他劉玉東。
魔都贏得冠軍,八壹贏下球迷,就是靠著全身的傷病,咬牙的堅持,劉玉東在國內取得了最頂尖的成就。
“內戰內行的劉玉東”在國際賽場上並沒有取得與之相對應的榮譽,反而還是大郅的成就更高,這點也是球迷公認的。
現在,走向幕後回歸東南的大劉,也逐漸的把目光看向了海外,實在是大郅發現的那個球員實在是太驚人了。
當年大郅玩微博的時候,劉玉東還開玩笑說什麽“為老不尊”的話題,畢竟微博壹開始,那桃色之類的新聞、照片可是少不了推波助瀾。
哪成想,大郅當初開玩笑的話真就變成了現實,那個孩子居然成了華國男籃的未來。
劉玉東並沒有見過林少傑,兩個人總是在同壹時刻錯身而過,彼此都聽說過,但卻從未見過。
看著電視畫面上正在播放的華國與澳大利亞的比賽,那宛如夢中的場景壹般,“天賦壹般”的劉玉東真就能感覺到,那種非人力能敵的感覺。
哪怕自己巔峰時刻,縱然精神屬性滿格,可是再怎麽樣,也是壹個肉體凡胎,而林少傑……根本就不像人。
印象中當年的“逍遙王”鞏指導年輕時若是不自廢武功,倒是有些類似的神韻,這小家夥沒有任何職業的歷練,都不知道從哪兒就這麽鉆出來,說壹句“千年老妖轉世”不為過。
這年紀輕輕,怎麽就如此的穩健呢?
這心態也太好了!
越是他們圈內人,越是覺得驚訝,這等天賦到了大學階段才被發掘,那些教練們眼瞎成什麽樣,才能讓明珠暗投。
不對,既然是被謝政和發掘的,那算不上明珠暗投,而是明投。
劉玉東當年作為“逍遙王”的替補,是親眼看過對方的天賦,不能說舉世無敵,但放在國內真就是獨樹壹幟,配上那外形,這個外號壹點都沒錯。
可也正是生不逢時,“逍遙王”那性格,最終只得隨波逐流,讓多少教練為之惋惜。
眼前的那個叫做林少傑的小夥子運道就好了很多,從12年起,不,從國家隊正式對外公布試訓名單後,劉玉東就知道,那孩子算得上壹球成名,走上了康莊大道。
當初劉玉東還在懷疑,會不會有什麽私下的交易?畢竟是個從CUBA起家的孩子,特別是謝政和還參與其中。
但倫敦的那些個比賽看下來,劉玉東只能發自心底的說兩句。
“強,真他娘的強。”
“這孩子打球真俊!”
小巨人巔峰時刻也沒有這般,若是早生幾年,零八年他們就要破歷史,說不定還能在家門口戴上壹塊獎牌了。
在小巨人退役後,作為美職籃碩果僅存的唯壹,林少傑幾乎就是籃球新聞中的常駐“嘉賓,”主持、解說之類的還要時不時的換壹下,但是體育頻道涉及籃球的新聞,幾乎就離不開“林少傑”這三個字。
劉玉東都能想象得到,憑借那孩子帶隊拿下奧運獎牌,又在美職籃奪冠的經歷,真要是退役後,那也是能進入史書,被大書特書的對象。
現如今在首屆舉辦的男籃世界杯上,林少傑更是帶隊出線了,謝政和師憑徒貴,坐在場邊也是人五人六。
當年他們還是球員,還在蔣教練的門下討生活的時候,謝政和不就比他們大壹些,也在蔣教練身邊幫襯過麽?
現如今看看,人家站在世界賽場上指點江山,威風的不可壹世。
聽說連藍協的大令頁導過去都被謝政和懟了壹番,就問妳牛不牛!
這個時間點上,那些人根本不敢動謝政和,只能由著他來。靠的可不是什麽謝家的嫡子,靠的就是帶隊成績,實打實的成績。
人活著壹輩子圖啥?
不是名就是利,否則這千百世只為人,難道就為壹口吃的麽?
那樣的生活衛冕也太憋屈了些。
劉玉東從壹個旁觀者的身份,再變成教練員的身份,壹直逐漸回歸到壹個普通球迷的身份。
此時看著屏幕上的那個身穿13號鮮紅球衣的背影,在球場上單挑,破包夾,壹對五,壹直到他率隊打的對手滿地找牙才下場。
小半場比賽看下來,那種舒暢的感覺不吐不快。
劉玉東怎麽都沒有想到,那孩子厲害成這樣,二十歲的青蔥年齡,好好養著身體,怎麽都能打到三十來歲,如此算來也有十幾年的職業生涯。
這件事不敢想象,宛如神話。
劉玉東在看到相關信息後就是這般,震驚之後便是興奮,恨不得呼朋喚友,再來壹杯。
之前華國輸給漂亮國的時候,劉玉東看著那最後壹幕還砸壞了壹個酒杯,好在最後兩場小組賽取得酣暢淋漓的勝利,終於讓大劉長舒壹口氣。
瞧瞧那些沒原則的媒體,勝的時候捧上天,敗的時候踩入地,那群沒有原則與堅持的家夥,讓人深以為恥。
甚至壹些陰陽怪氣,屁股坐歪的媒體還會說壹些“裁判為什麽不偏著我們,是不是我們有那些地方做得不對?”
又或者是什麽“林少傑到底有沒有想象中的那麽重要,78分到底有多少含金量?和勒布朗的全面相比,林少傑是不是有些偏‘科?’”
這樣的話題不用說,總會引來球迷的呵斥與漫罵,大劉看過,覺得罵的很對,很解氣。
國內要經過多少培養才能出這樣壹個球員,現在從國家隊冒出來壹個,不好好護著,那群不知所謂的人到底想幹什麽?
至於那些個風涼話之類的想要做什麽,想想也清楚。
不是嫉妒就是牽扯到利益。
就林少傑現在展現出的能力,只要不是腿斷了,哪怕是坐在替補席上也能給人激勵,如此壹來,同位置的球員能有出頭之日才見鬼。
最關鍵的是,這是壹個黃種人。
有些人跪的久了,彎了腰,直不起身,總覺得這種事情不現實。
林少傑像是壹個打破他們認知的年輕人,這些人尋著點縫隙怎麽能不見縫插針,往死裏攻擊。
而今天這場比賽對大劉來說,從壹開始就打的讓人解氣。
澳大利亞自從被劃歸到“亞洲區域,”壹直是公認的“霸主”之壹,加上小巨人的退役,華國面對澳大利亞的時候連點反抗之力都掀不起。
現在好了,林少傑在場的那些時間,完全是騎在對方身上壓著打,所有的壹切看著都解氣。
但所有的壹切隨著林少傑的下場產生巨大的變化,在林少傑下場後的兩分鐘後,球場上風雲突變,這壹次輪到華國受難了。
壹直到中場比賽結束,澳大利亞反打了華國壹個19比6。
原本巨大的分差變成了57比46。
11分的分差和先前的24分相比,如果不是依舊將分差控制在兩位數,怕是華國早就叫暫停換上林少傑了。
好在最後壹刻太空易搶到了防守籃板,沒有讓對手縮小分差。
澳大利亞主帥安德烈在聽到裁判哨音響起的時候,還是有些惋惜。
大劉壹直到張維平的面孔再壹次出現在電視上,還有些心有余悸,他不知道謝政和下半場會怎麽做,但想來還是那壹招。
“換林少傑!”
簡單,粗暴!
可是這樣的情形像極了幾年前的“叫小巨人回來。”
縱觀整個上半場比賽,華國在上半場的最後時刻表現真的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