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好國舅

宇醜

歷史軍事

馬度的夢想是是做壹名人民教師,無關乎高尚的節操,只為了每年都有寒暑假,而且是沒有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740章 茅山

大明好國舅 by 宇醜

2019-5-19 20:53

  眼瞧著就要進入六月,雖然還未入伏天氣已經很熱了,自打日頭東升天上就像是下火壹樣,驕陽下的官道塵土幹燥松散得猶如面粉,壹腳踏上去便能激起陣陣縷縷塵埃。
  只在太陽底下走了壹個時辰,老朱已經是大汗淋漓,後背也已經被汗水浸透,難得的是他腳下不輟,手持木杖步履如風,馬度騎著馬兒方能得跟得上他的腳步,老朱這好身板難怪能活到七十歲。
  擡頭看看驕陽,馬度拿袖子擦了擦汗水,剛剛取下馬鞍子邊上的水壺,裏面放著早就準備好的酸梅湯,正要喝上壹口解解渴,卻從旁邊伸出來壹根木棍壹挑水壺上的帶子,便被人奪了去。
  馬度惱火的扭過頭,只見老朱已經拿著水壺咕咚咕咚的往嘴裏灌了,他壹口氣喝了個幹凈,“真是痛快!”然後又把水壺扔給馬度。
  “看什麽看,朕在太陽底下走路妳卻騎馬,不覺得有失為人臣子的本分嗎?趕緊的給朕從馬上下來!”老朱說著還把手上的棍子往馬度大腿上戳。
  這話沒錯,雖然說便裝隨行的錦衣衛也帶著不少的馬,可是都壹個個的牽著跟在老朱的身後,同樣熱的滿頭大汗也沒有人敢上馬,見老朱喝了水才敢解下來馬背上的水囊喝上壹氣。多好的鷹犬啊!馬度真是羨慕不已,哪裏像自己的長隨這麽的沒有眼色。
  “趕緊的下來!”老朱有令馬度不敢不從,只好下了馬跟在老朱的身邊往前走。
  很快他就後悔了,老朱走得氣定神閑,馬度卻走得腰酸腿軟,這他娘的到底是誰折騰誰啊。
  “陛下,馬上就要到中午了,咱們還是歇會再走吧。”
  老朱笑著擺手,“歇什麽些,不然今天就趕不到茅山了。”
  “未必就需要去茅山,這句容處處山清水秀,要不就近烹飪就行了。”
  “不行,茅山鐘靈毓秀道家名山,豈是什麽地方都能比得上的,要是影響了朕的口福便與妳沒完!”老朱說著還作勢往馬度背上打。
  馬度連忙的閃開離老朱遠遠的,當年不管是在軍校還是在部隊,他也是參加過好幾次長途急行軍的,誰怕誰!當下調整呼吸,邁開長腿,咬緊牙關亦步亦趨的跟在老朱身後。
  老朱到底年過半百,身上又背著三十斤的東西,過了中午腳步便慢了下來,扭頭看看壹直跟在身後的馬度,“竟然跟得挺緊,也不吱聲朕還以為妳掉隊了呢。”
  “微臣自有法子跟上陛下。”馬度擡頭看了看天,明晃晃的太陽照得人發暈,“正是熱的時候,陛下還是停下來歇歇吧,要是真的中了暑,微臣也救不了您。”
  “妳懂什麽,趕路的時候最怕歇腳,只要停下了便邁步開腿了。”老朱壹抹額頭上的汗珠,“再給朕拿壹壺冰鎮的酸梅湯來。”
  茅山位於應天東南方向壹百多裏,這麽長的路馬度根本沒打算壹天走完,誰曾想老朱卻真的卯上了。他養尊處優多年,硬是背著三十斤的東西,由卯時出發在申時抵達,六七個時辰走了壹百多裏路,好多錦衣衛都掉了隊,他卻越走越精神。
  望著夕陽下郁郁蔥蔥的山嶺,馬度壹屁股坐在了地上,“終於到了!”
  老朱長處壹口氣,伸手拎了拎馬度的衣領,“還沒進山呢,這就不行了?”
  “微臣實在不行了,陛下就是拿手杖抽我也不是不走了!”
  “沒用!他不走咱們走!”沒了酷日老朱越發的輕松,馬度連忙的招呼張五六把馬牽過來,癩皮狗似得趴在馬背上跟著老朱進了山。
  準確的說茅山不是山,而是壹片數十平方公裏的丘陵,馬度後世裏面跟著爺爺來過,並非是為焚香拜神,是為了參觀這裏的新四軍紀念館,因為這裏曾是著名的抗日根據地。
  現在自然沒有讓遊覽車直通景區的寬闊道路,只有壹條容得下車馬勉強通過的窄仄小路。山中奇巖怪石大小溶洞隨處可見,潺潺清泉縱橫交錯,綠樹蔽山青竹繁茂,峰巒疊嶂霧氣繚繞,夕陽之下當真是人間仙境。
  老朱鞠了壹捧清泉放在嘴邊壹口喝了幹凈,接過元生浸過水的帕子,在臉上擦了壹把,迎著習習涼風嘆道:“不愧是第壹福地,第八洞天,真是景致宜人的好地方!”
  “奴婢也覺得這裏好,這裏離應天不遠,陛下當在這裏建壹處宮苑避暑才好。”
  “朕哪有那個閑心思,再說這山上又不是沒有住處,喜歡便來住就是,何須花那個冤枉錢,以後莫要隨便再攛掇朕花錢。”老朱把背上的包袱接下來交給元生,甩了甩胳膊便背著手往前走。
  老朱說的住處自然是指山中的道觀,茅山是道教名山,有關道教的歷史可以追溯到秦漢年間,到了唐時李家更是認了老子做祖宗,道教發展出了壹個小巔峰,茅山更是香火鼎盛有“三宮、五觀、七十二茅庵”之說。
  可是要說規模最大的當數大茅峰上的頂宮,專祀大茅真君茅盈,元朝皇帝曾下旨修繕擴建,並賜名“額聖祜觀”。
  山道越來越窄,眾人石階而上,即使天色已晚也碰上不少下山的香客,可見觀中香火旺盛。眾人到了山門前已是夜幕時分,隱約的看見壹座青瓦紅墻的建築矗立在山頂之上,不巧的是山門已關。
  錦衣衛立刻上前哐哐的鑿門,老朱卻斥道:“出家人清修之地莫要張狂!”
  眾人這才想起來,老朱是紫薇大帝投胎轉世,當著他的面欺負他的徒子徒確實不太合適。
  很快便有兩個年輕道士舉著火把開了大門,門外的場景估計也是嚇了他們壹跳,又連忙的關門。
  雖然明朝沒有十戶人家用壹把菜刀的規矩,可也不是誰都能帶著兵器滿世界溜達的,馬度他們壹路之上就被民壯盤問了好幾回,估計兩個年輕道士以為碰上山賊了。
  韓成立刻出手把門擋住,兩個小道士緊張道:“諸位善信此時天色已晚,若要上香問道還請明日再來。”
  “我等乃是江寧侯的護衛並非歹人,今日在山中遊玩,不覺天色已晚,想在貴寶地借宿壹宿。”
  馬度拿出自己的腰牌趕緊的遞了過去,年輕道士接過來看了看又遞還回來,估計是信了,畢竟不會有誰閑著沒事冒充國侯,數百帶刀扈從也不是什麽阿貓阿狗的都能湊的出來的。
  “小道失禮,還請侯爺稍待,這邊去稟告住持!”壹個年輕道士說完便匆匆去了。主持這稱呼是道教先用的,後來和尚才開始用。
  不多時便有壹個老道舉著火把率眾而出,馬度上前壹步迎上掩護老朱,那老道自然奔馬度而來,到了馬度跟前喜道:“貧道昨日蔔卦知今日有貴人到訪,剛才還以為是占蔔錯了,聽聞弟子來報是同門高人駕到萬分欣喜。無量福,無量壽,無量觀!”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