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关闭

超品相師

九燈和善

都市生活

  相師分九品,壹品壹重天   風水有境界,明理,養氣,修身,問道。   二十壹世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605章 茶桌面前論風水

超品相師 by 九燈和善

2018-8-31 20:40

  茶過半壺,戴塵年放下茶杯,目光看向吳望聲,說道:“望聲老弟這壹次來我這裏,想來是有事情吧。”
  戴塵年很清楚,自己這位老弟帶著秦大師壹起來上門,肯定不是這麽簡單的探望,正所謂無事不登三寶殿,肯定是有事情才會過來的,畢竟,自己和這位年輕的秦大師此前沒有交集。
  “塵年兄,秦大師想要去馬蹄嶺那邊看看,所以,希望塵年兄能夠幫忙壹二。”吳望聲開口說道。
  “馬蹄嶺?”戴塵年臉上露出笑意,“其實,我也早猜到了,能夠吸引秦大師來到荷塘鎮這樣的小地方,那也就只有馬蹄嶺這個地方了,不過今天天色已經不找了,等趕到那邊,恐怕已經是天黑了,不如大家就在我這裏住下,等到明天,我再帶大家上去。”
  “多謝戴大師了,那就打擾了。”秦宇也沒有客氣,當下,幾人便開始談論起壹些風水上趣事,壹開始,葉濤在壹旁聽得還有些不耐煩,不過,聽到後面的時候,卻也是津津有味,因為,很多風水故事都是很有趣的,並不像壹般人以為的那樣枯燥繁瑣。
  “三位大師,怎麽有人會給自己取壹個這麽古怪的名字,叫本地姜,百家姓中好像沒有‘本’這個姓氏吧。”葉濤聽到戴塵年講到他的先祖戴錫倫和壹位叫本地姜的風水師成為至交好友,不禁有些疑惑的問道。
  “葉濤,本地姜當然不姓本,這只是人們對他的稱呼,本地姜姓梁名震庚,是乾隆時期的壹位學子,不過,久考功名不上,最終卻是動了修習風水之心,只不過風水這壹道可不是那麽好學的,沒有明師指點,只能是學個皮毛。”秦宇笑著解釋道。
  “沒錯,風水界有壹句話,叫做假經千萬卷,真訣私下傳。”壹旁的吳望聲也接過話,說道:“風水堪輿的書數不勝數,雖然有介紹巒頭之妙、分金來水去法吉兇、顛倒五行的書籍,但道理不精,斷而無實,反而是弄巧成拙,而本地姜當時拜的是壹位庸師,根本沒有學得真訣,因此被當地鄉民嘲諷,稱他為‘本地姜’不辣,意思是指學藝不精,華而不實。”
  “原來是這樣的說法啊。”葉濤恍然大悟,看來這古人給人取外號嘲諷,還真是生動形象,簡直就是罵人不帶臟字,當然,這也讓葉濤對這位本地姜以後的經歷有些好奇起來了,靜耳傾聽起來。
  “後來,本地姜遠走他鄉訪明師,最終在江西拜了壹位堪輿明師,不過那位明師卻不只收了本地姜壹位徒弟,而是和開私塾壹樣,廣收地址,每壹屆都會有十幾二十弟子,而本地姜只是其中壹位。”
  “那這麽說,本地姜是沒有學到真傳了?”葉濤開口問道。
  “哦,妳怎麽知道本地姜沒有學到真傳?”戴塵年反問道。
  “剛這位吳大師不是說了,假經千萬卷,真訣私下傳,那明師肯定不會把壓箱底的本領都交給這些上門求學的人。”葉濤得意地答道。
  “沒錯,本地姜確實是沒有得到那位明師的真傳,不止是本地姜,那壹屆所有的弟子都沒有得到,眼看著壹年的求學時期滿了,本地姜心裏是無比惆悵,當初他經歷過庸師,知道這位師傅交的也是壹些華而不實的東西,為自己空度壹年時光,浪費大量金錢而感到傷心,便在自己的房間內低聲哭泣。”
  看到葉濤期待的目光,戴塵年卻突然不說了,而是喝起了茶,這讓葉濤在心裏腹誹,這故事講壹半,剛釣人胃口卻又不講了,不過,葉濤雖然紈絝,卻也不敢開口催戴大師。
  “後來,恰好本地姜的師母入過本地姜的房子前,聽到裏面的哭泣聲,便進去詢問緣由,而本地姜便把自己這些年的遭遇告訴了師母,師母起了憐憫之心,想到自己丈夫放在床底下壹個盒子裏的壹本書,最後,卻是悄悄的把這些書拿出來送給了本地姜。”
  秦宇看到葉濤臉上的期盼之色,莞爾壹笑,接過了戴塵年的話,說道:“而本地姜壹看師母拿來的那本書,卻是內心狂喜,當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這本書裏記載的正是堪輿的真訣。”
  “而等第二天,本地姜的師傅回來,知道自己妻子將自己的真訣贈予了本地姜,也只是嘆了壹口氣,心想,這是上天要讓他收本地姜為真傳弟子啊,便索性成人之美,又贈送了本地姜鎖龍、封龍等堪輿秘籍。”
  “於是,在師傅遣散所有弟子的時候,其他弟子都分到了白銀二十兩,只有本地姜,沒有得到銀子,有的只是幾本秘籍,不過本地姜不怒反喜,正所謂有萬貫家財不如壹技在身,更何況這幾本秘籍價值都已經超過了萬金。”
  “得了這幾本秘籍之後,本地姜回到了家裏,苦心研究,謹遵師傅的教誨,不輕易點真穴,用在回家途中幫壹富人家點穴得到的銀兩,置了幾畝地,以務農為業,而當地人看到本地姜回來,依然戲稱他為本地姜,本地姜也不生氣,含笑的接下了這個稱呼。”
  “農忙時種田,農閑時,本地姜便會穿山越嶺考察名墓古跡,印記圖訣,真謂得心應手,點穴功夫,莫不了如指掌,整個高州附近的山嶺之地,真穴所在,都被他給熟記於心。”
  秦宇在描述這些的時候,所有人的腦海中都不禁浮現這樣的場面,壹個在農田裏務農的中年男子,農閑的時候,就閑庭信步,遊走在景秀山川之中,走過萬水千山,看遍真龍之穴,當真是神遊於千裏之外,身托於諸邦之中。
  “而本地姜雖然謹記師傅教誨,不給無福之人點地,不過見到壹些好地,也會留下詩詞,這壹點,古代很多名師都有這樣的習慣,好地需有緣,有些時候,找到了風水寶地,但卻找不到合適下葬之人也是有的,於是,這些名師便會在這塊地上留下詩詞,供後人了解這地。”
  “不過,正所謂潛淵難覆真龍,本地姜雖然低調,可最終還是被人發現,後人把發現本地姜才華的人稱為伯樂,正是有這位伯樂,本地姜才會聲名在兩廣家喻戶曉,最終名揚天下,直到天聽,被封為國師。”
  秦宇說到這裏的時候,目光看向戴塵年,而葉濤也明白了,本地姜的那位伯樂,應該就是戴大師的那位先祖戴錫倫。
  不過,葉濤此刻更好奇的卻是秦宇先前話中提到的壹點,當下疑惑地問道:“秦大哥,妳說這好地還需要有緣,這話有什麽說道。”
  “好地得有這個福氣是享受的,就好像,壹個人明明壹頓只吃得下壹碗飯,妳壹下子讓他吃十碗飯,這是什麽後果,自然是撐爆了那個人肚子。”
  秦宇笑著舉了壹個例子,“當初,有壹戶富人之家羅家聽說了本地姜的名氣,請本地姜上門幫忙挑選壹塊好地,好茶好酒侍奉著,態度十分的誠懇,本地姜也就答應了,最終,指著壹處高山之巔,不過那羅家之人壹看本地姜所指之地,壹下子就生氣了,高山之巔,無龍無虎,八方動搖,哪裏會有美穴,便拒絕了。”
  本地姜也不以為意,這是對方與此好地無緣,正要回家,卻路過壹村寨,被當地地主李家請去成為上賓,同樣是盛情招待,本地姜知道對方是為了求好地,當下,便試探地說道:“不知家主可有興趣到對面山勾髻頂壹遊。”
  而李家家主壹聽這話,當下便不屑地答道:“對面是高山,高山之巔怎會有真龍,只有傻子才會往山頂跑。”
  這話說完,本地姜便不在言語,吃完飯後,收拾包裹直接是離開了。
  不過,後來李家的壹位下人將這事情給傳了出去,結果被當時的壹位木匠給聽到了,那木匠剛好家裏父親去世,便決定將父親的墳墓葬在了那高山之巔。
  而從那之後,木匠的壹家便是開始發跡,先是大兒子成為了富翁,接著二兒子又考上科舉,入朝為官,子孫興旺,壹時超過羅家和李家。
  後來,本地姜聽說了這事情後,卻是感嘆的留下了壹首打油詩:“勾髻頂上勾又勾,美女梳妝在裏頭,送給羅家又不要,送給李家也不收,僥幸便宜木匠翁,喜得福地得福緣。”
  葉濤聽秦宇講述完這個故事後,也是嘖嘖稱奇,這風水故事卻也有趣,比那些什麽美國大片和偶像電視劇更容易讓人入迷。
  “可惜的是,本地姜壹生遍訪名山大地,在無數好地留下題地詩,無奈到了他自己老後,卻無福消受。”秦宇嘆了壹口氣,說道。
  “這不可能嗎,這本地姜這麽厲害,給自己尋壹塊地應該是很簡單的事情啊?”葉濤有些不解的問道。
  “因為他看上了壹塊和他無緣的好地。”秦宇眼中微微瞇起,那壹塊地,也正是他這壹次來高州的目的所在。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