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木葉打造蟲群科技樹

百戰羊

科幻小說

死了之後的世界是這樣的?
壹個光球形態的靈魂在漆黑的空間中飄蕩,祂勉勉強強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六百八十九章 恒星陣列和開戰時間確定

在木葉打造蟲群科技樹 by 百戰羊

2024-2-15 21:12

  忍界很不壹樣,非常不壹樣。
  在這個宇宙中,因為曾經的超級文明存在,形成了很多統壹的天體數據:恒星大小、衛星公轉速度與軌道、自轉速度、自轉軸傾角等等。
  有太多的行星和恒星都不像是天然的,而是用壹個模板套著,精心雕琢出來的。
  盡管過去了很多很多年,有些行星因為各種原因導致的公轉速度、自轉速度、公轉軌道出現了變化,變得各有特色。
  但油女鐵丸只是進行簡單的統計,將周文明能夠觀察到的數百個恒星系數列成表格,依然能夠壹眼看出來,它們都是按照壹個模板配置的。
  尤其是牧樹者星系,三個行星位於不同直徑的公轉軌道上,在具有近似的質量和直徑的情況下,怎麽能保持相同的公轉時間呢?
  而且這三個行星和恒星分別連線,三條線的夾角正好是120度。
  如果說這是天然的,那真是狗都不信。
  在周文明可觀測的已知範圍內,以及通過厄多文明遺留的天文資料中,類似的人工痕跡如煙似海。
  但忍界依然是蠍子拉屎——獨壹份。
  因為忍界有龍脈,還有自然能量,這可是能夠和查克拉郵寄融合的能量,融合後甚至能夠威脅掌握求道玉的強大存在。
  牧樹者行星也有特殊的能量,那是所有牧樹者都掌握的,發源自星核的源能。
  除此之外,在無盡的星空之中還有許許多多奇怪的能量,但它們都和源能壹樣,與查克拉的關系是格格不入。
  周文明和牧樹者接觸後,自然有降臨者對源能感到好奇,並嘗試吸收、融合、利用,試圖讓這種能量成為周文明新的根基。
  畢竟周文明的根基是科學、查克拉、降臨者,如果源能能夠像自然能量壹樣增強查克拉,那就好極了。
  甚至是將源能掌控口,幹脆成為和查克拉並列的第四根基,那周文明可就發達了。
  可惜,源能和查克拉的關系是格格不入,和自然能量也是涇渭分明,毫無結合的趨勢。
  而且源能本身也不是什麽強大的能量,絕對不能和查克拉相提並論,也就是在生命融合方面具有令人側目的優勢。
  但周文明的根基是查克拉,蟲群中的生命體剝離查克拉後,生命強度都會大打折扣。
  這樣虛弱的生命,就算是融合了都不如原體強大,這就顯得毫無意義。
  在周文明的體系中,也只有蛞蝓這種奇特生命體,能夠憑借吞噬大樹的方式吸收源能。再借助自身的融合天賦,將源能和查克拉、自然能量、幽能四種能量強行糅合在壹起,形成自身最為獨特的力量。
  等到燭龍發現黑洞,油女鐵丸就知道,忍界必然是更加特殊的存在。
  畢竟,沒有哪個星系能夠有三個黑洞伴飛,更沒有哪個星系具有天然的時間線大門。
  忍界,這個如今宇宙的偏僻角落,在若幹年前,壹定是個非常重要的地方。
  遺憾的是周文明找不到相關的情報,就算是最古老的牧樹者寶樹,他誕生在大筒木文明的末期,那時候忍界和牧樹者星系這壹塊就已經是荒僻的角落了。
  油女鐵丸和大筒木輝夜在楔的記錄解析中,也沒有能夠找到相關的記載。
  他只能猜測,忍界地位的變化發生在更加古老的過去,或者就在大筒木文明和意識文明的戰爭中。忍界作為戰爭的關鍵戰場,遭到了雙方的權利爭奪,僵持不下反復拉鋸,最終將曾經的繁榮之地打成了廢墟。
  油女鐵丸的猜測並不是毫無根據的,忍界星系——六弦星系——牧樹者星系,這三個星系形成了壹條直線。
  這條三星系連線向牧樹者星系方向延伸,還有足足四個恒星系,也都近似被壹條直線串聯起來。
  這條直線的周圍竟然是數十光年的虛空。
  尤其是這條單線向忍界方向延伸,要過去很遠才有壹個恒星系,這中間更是被幾十顆單獨存在的恒星隔開。
  通常來說,大部分恒星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恒星誕生的過程中,也會誕生出大小不等的行星,形成廣大的恒星系。
  孤立恒星通常是被黑洞、大型中子星等超能天體靠近後,容身的恒星系被恐怖重力場摧毀,恒星自身卻幸運的逃過了被捕獲吞噬的結局,成為流浪的恒星。
  這種情況還大半是因為原本就是雙恒星系統,因為另壹顆恒星被吞噬,借助自己伴星的犧牲才能逃脫滅亡的命運。
  在宇宙中,恒星流浪這種情況並不罕見,尤其是在河系中央黑洞和恒星都非常密集的區域,更是隔三差五就會發生壹次。
  但無論如何,孤立恒星也不應該紮堆出現,所以孤立恒星的密集存在也是非非自然的現象。
  更何況這些恒星的質量都是壹樣的,彼此間最近的距離都是壹光年。
  將這些壹光年的間距連接成線,就形成了二十六個標準的四面體。
  面對這樣的標準幾何形態,油女鐵丸當然感到很奇怪,但也沒有多想,越過了這些恒星,探索所謂的直線航線去了。
  畢竟對那時候的周文明來說,恒星不算是很重要的資源,行星且是固體行星才是資源。
  等到從大筒木的楔中解析出大筒木文明和意識文明的戰爭方式,他才將這壹片恒星和戰爭聯系起來,隱隱的猜到這裏是戰爭其中壹方儲備的彈藥庫。
  當年戰爭的時候,這裏應該還有層層疊疊的星雲遮擋光線,外圍更是有黑洞陣列屏蔽重力場變化,並且作為發射恒星的動力源。
  當確認敵人的重要目標後,就調動壹顆恒星離開“彈藥庫”,進入黑洞陣列的核心,作為炮彈被發射出去。
  這壹切都是油女鐵丸和其他降臨者在頭腦風暴會議上提出來的,恒星被當做彈藥使用是楔的信息中明確記錄的,但沒有記錄具體應用方法,事實上肯定不會是這麽簡單的應用。
  人類記錄他們深感得意的超級大炮時,也只會說發射出重達多少多少噸的鋼鐵炮彈,而不會記錄下這個炮彈的詳細信息。
  比如炮彈會爆炸,不但能淩空爆炸,還能設定成鉆地爆炸等等。
  人類文明滅亡後,新崛起的文明剛剛進入青銅時代,看到這樣的記錄後,大約也只能想象是某種投石車,拋射了巨大的青銅塊。
  總之,對周文明來說,恒星陣列曾經是毫無意義的玩意,但現在卻是最為難得的資源重地。
  恒星級戰力的降臨者們如今就在這片恒星群中辛苦勞動,在每壹個恒星上建設出自己的恒星大炮,準備用來轟擊遠道而來的大筒木壹族。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降臨者們才發現,穿成壹串的恒星系是怎麽回事了,那是瞄準的參考線。
  忍界宇宙和前世的宇宙壹樣,光速就是壹切速度的極限,伽馬射線暴的擴散速度也就是光速。
  對於好幾個恒星系外的目標射擊,距離就是壹個不得不解決的大麻煩。
  哪怕是較近牧樹者星系,距離恒星陣列也有足足十七光年的距離,伽馬射線暴發射後,需要整整十七年才能到達目標區域,哪個敵人會在這裏等待這麽久?
  光速的伽馬射線暴尚且面臨如此問題,大筒木文明直接投擲恒星肯定是更慢,畢竟不存在物質能夠達到光速的可能。
  這是宇宙的鐵律。
  所以,從恒星陣列這裏發起的攻擊,必須要通過空間壓縮的方式加速,達到光速的數百倍,數千數萬倍,甚至更高的實際速度,才能有效的攻擊到目標。
  經過難以想象的空間壓縮後,校準就成為必須要考慮的問題,因為空間壓縮的厲害了,時間也會隨之變得不準。
  於是這樣的超遠程攻擊中,壹連串的恒星系所形成的重力環,就是最好的校準標尺,能夠幫助攻擊者在空間和時間同時混亂的情況下,準確的瞄準目標。
  至少,偏差不會太大,保證伽馬射線暴的自然散布本身,就能覆蓋到要攻擊的目標。
  相關的工作已經進行了很多年,陣列中的二十六顆恒星,如今已經完成了其中十六顆恒星的大炮建設。
  這不是恒星級戰力們懶惰或建造速度慢,而是周文明傳統的問題導致。
  在大型設施或工程建造過程中,周文明的科技或成員實力快速進步,導致工程尚未完成,相關技術就被淘汰,不得不推倒重來。
  雖然才完成了十六顆恒星的工程,但實際上降臨者們已經進行了四十九次工程。
  只不過接近五十次工程匯中,壹半都是沒有來得及完成就不得不重新開始,而更有九次是徹底完工,甚至都進行了試射後,依然拆除重建的。
  重復工作總是最讓人心煩意亂,降臨者群體中最頂尖的存在們情緒普遍變得暴躁,迫切需要開解。
  最好的辦法當然是找到壹個合適的敵人,狠狠的收拾目標壹頓,讓大夥把心裏的郁悶都發泄出來。
  但大筒木壹族是如此的墨跡,久久不能到達戰場。
  油女鐵丸只能另外想辦法。
  開拓星際宇宙應該是消滅大筒木壹族,獨霸整個宇宙之後再提出的計劃。
  如今形勢所迫,不得不提前公開,用希望來提振士氣,緩解最高戰力群體的疲憊和暴躁情緒。
  當戰爭有了確定的時間,當戰爭結束後的下壹步計劃也被確定,降臨者們的情緒都被調動了起來。
  他們不再因為必須為壹場無聊的戰爭做準備而煩躁,懷揣著挑戰更高更刺激的敵人的希望,加倍努力的投入工作中。
  大筒木輝夜和活蝓也都被拉到了施工隊伍中,各自占據壹顆恒星,按照叠代了數萬次的設計圖紙,生疏的開始施工。
  以恒星級戰力為核心的恒星大炮不是機械,更不是按照圖紙就能施工的。
  這種設施比戰艦更討厭,每壹顆恒星都有自身的特點,每壹個恒星級的降臨者更是有自己獨特的特點。
  恒星大炮是恒星和恒星級戰力的完美結合,每壹個都只能按照施工者自身的特點,結合恒星的特點,臨時匹配,調整施工方案,才有可能成功制造出來。
  恒星不是固體的行星,它是壹顆永遠都在翻滾的高溫等離子球。
  在這樣的高流體上建造恒星大炮,沒有辦法使用工業制成品,任何物質在恒星上都不能保持性質的穩定。
  叫老公這門雖然各有手段,但基本框架都是依靠封印術,對恒星的磁場進行控制,擠壓恒星的等離子物質,形成大炮的基本結構。
  這樣的工程就是奇跡,它存在的每壹秒都是人類力量的展現。
  至於忍界太陽、六弦星恒星和牧樹者恒星,周文明並沒有建造恒星大炮,因為重重包裹太陽的戴森球承受不起。
  哪怕是事先預留了射界也不行,恒星大炮從恒星的輻射層和對流層激發出伽馬射線暴後,整個恒星都會陷入暴動。
  那時候,無數的日珥會如同海潮壹樣爆發,密集的就像十八歲男孩的頭發壹樣多,瞬間形成恐怖的電磁波浪濤和太陽風暴。
  以周文明的技術水平,傘蟲所構建的霧狀戴森球承受不住這樣的沖擊。
  在忍界的太陽上,降臨者教師進行過幾次實驗,即便是最小規模的輸出,也都造成了百分之三十的傘蟲失能。
  失能的傘蟲中有十分之壹直接暴斃,連沐浴在陽光中,緩緩恢復傷勢的機會都沒有。
  這還是實驗,而且是最小功率的輸出實驗,結果都能造成如此嚴重的損失。
  等到了戰鬥的時候,怎麽可能抑制恒星爆發的威力,更不可能花費幾天的時間,等待傘蟲恢復健康。
  所以,周文明的核心勢力範圍是沒法建造這種最強武力的,建造了恒星大炮的恒星則不能建造戴森球。
  “老師,您計算出來準確的炮擊時間和坐標了嗎?”日向雛田忍不住問道,“真想早點幹掉大筒木們,然後踏上新的征程。”
  聽到雛田的話,除了教師、八爺和戰錘這三位,其他降臨者都紛紛表達了贊同的意見,並詢問戰爭開打的時間。
  油女鐵丸伸手在星海大廳的空中拉出壹副三維星圖,上面標註了具體的坐標和壹個倒計時。
  所有人都首先看向了倒計時,那裏顯示的是壹千六百六十天,也就是四年多的時間。
  隨著倒計時最後的秒數不斷縮減,所有降臨者心中都安定了下來。
  勝券在握的戰爭,知道具體開打時間,當然會覺得安心,因為不會再有什麽新的變化了。
  就像是完成了全面復習的學生壹樣,在考試時間公布後,他們反而會覺得突然放松。
  八爺問道:“開戰時間是怎麽確定的?敵人在這個時間點會到達哪裏?”
  油女鐵丸指向牧樹者星系外的壹個坐標說道:“這裏。”
  “根據散布出去的情報站所回報的信息,綜合計算後確認敵人的運動軌跡會在牧樹者星系外切入恒星系直線,然後借助牧樹者星系的重力場矯正軌道。”
  油女鐵丸向所有人解釋道:“因為矯正軌道的關系,他們的軌道切線會在這裏正對恒星陣列,短暫的呈現出直線飛過來的狀態。”
  “在視覺投影上,大筒木將有四十八小時不會有任何位移,正是最適合的攻擊時間!”
  “兩天,我們要打出壹次飽和攻擊,將所有的敵人都淹沒在伽馬射線暴中!”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