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為田舍郎

賊眉鼠眼

歷史軍事

大唐天寶九年八月,劍南道蜀州,青城山下,石橋村。
中午時分,萬籟俱寂,青翠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八十五章 孤獨凡人

朝為田舍郎 by 賊眉鼠眼

2021-7-5 21:17

  扳倒黃文錦不可能,那麽,幫黃縣令造造聲勢,讓他升升官兒行不行呢?
  答案是,完全可以。
  壹切都是順水推舟,黃文錦的官聲在蜀州刺史府向來不錯,蜀州刺史對黃文錦贊譽有加,連續兩年上表褒揚黃文錦,在青城縣任上已有六年,攢足了資歷,再加上郝東來和石大興的兩百名夥計扮成平民跪在刺史府前異口同聲為黃文錦歌功頌德……
  如今即將進入冬季,按大唐官制,每到歲末各地節度使府和州府主官要對各地官員進行吏治考評,蜀州刺史府主管地方官員功績考評的司功參軍元歲祥在裴刺史面前推波助瀾,將黃文錦吹得花團錦簇。
  天時地利人和占盡,裴刺史這封呈報劍南道節度使府的褒嘉吏表自然毫無懸念應運而生。
  顧青所做的,只是在黃文錦背後輕輕推了他壹把。
  鮮於仲通震驚地看著蜀州裴刺史送來的吏表,然後擡頭看看顧青。
  “如何做到的?每壹步都算準了嗎?”
  顧青笑道:“世上哪有每壹步都能算準的人,盡人事聽天命而已。”
  鮮於仲通指了指吏表末尾的壹句話,道:“裴刺史向老夫建議,可擢升黃文錦為蜀州刺史府司田參軍,主管蜀州各縣農田墾耕之事,請老夫斟酌考慮。呵,從七品升從六品,升官壹級。”
  顧青眨眼笑道:“那倒是要恭喜黃縣令了,司田參軍應該要去蜀州赴任吧?”
  鮮於仲通點頭,望向顧青的眼神裏欣賞之色更深了。
  這個農家小子頗有斤兩,做事不拘壹格,就算沒有這個瓷窯,鮮於仲通也願意與他好生結識壹番。
  顧青的神奇之處在於,盡管認識鮮於仲通,可顧青從頭到尾沒把鮮於仲通這個人列入他的計劃中,壹切按照正常程序走,蜀州刺史上報劍南道節度使府,劍南道節度使大概率是會批準蜀州刺史的建議的,畢竟這是很正常的官員升調,有理有據有節,任何人都無法說出反對的理由,黃文錦被調離青城縣便算是十拿九穩的事了。
  批準只是時間問題,按如今大唐官場的效率來說,或許到了明年開春,黃文錦便可以正式調離青城縣了,若顧青不曾認識鮮於仲通,頂多也就是多等兩三個月而已。
  看著顧青平靜無波的面龐,鮮於仲通忍不住想當壹回杠精。
  “黃文錦調離後,若節度使府再派來壹位縣令,仍舊很反感妳的瓷窯,繼續查封它呢?妳當如何處治?”
  “從蜀州刺史送出吏表,到節度使府批復,最後黃文錦調離,上面派下新的青城縣令,從頭到尾的過程,至少要三個月吧?”
  “不錯,然後呢?”
  顧青笑了笑:“三個月的時間,足夠甄官署將我們瓷窯所產瓷器定為貢瓷了,長安發下的旨令必然在新縣令上任之前到達青城縣,就算新縣令上任後對我們的瓷窯看不順眼,他也來不及做什麽了,木已成舟,他哪來的膽子敢反對長安的旨令?哪來的膽子敢封我們的瓷窯?”
  鮮於仲通長呼壹口氣,嘆為觀止。
  這件事,顧青等於完全靠壹己之力反轉了,期間並未動用他這個劍南道節度使任何權力,甚至根本沒把他算進計劃的任何壹環裏。
  壹個足夠有才華,足夠聰明,但對旁人缺乏信任,習慣孤獨行事的少年郎,很神奇的人。
  這是鮮於仲通對顧青的評價。
  “賢侄還需要老夫做什麽嗎?”鮮於仲通問道,其實基本不用做什麽了,該做的顧青都做完了,這句話反而像馬後炮。
  顧青笑道:“鮮於伯伯若願意的話,便把批復蜀州刺史的文書快點送過去,還有,最好新派壹位好打交道的縣令吧,雖說不怕新縣令封瓷窯,終歸還是希望大家相處愉快壹些,搞到劍拔弩張的,我壹個農戶孩子害怕。”
  鮮於仲通失笑,就這身本事,妳會怕?
  思索沈吟半晌,鮮於仲通道:“如此,老夫便馬上向朝廷上疏,請吏部派壹位新縣令下來,並且老夫會向吏部推薦壹位故交,他與老夫是同年進士,與老夫相交甚厚,有他在,瓷窯定然不會出紕漏,畢竟它也關系到老夫的前程。”
  “壹切聽鮮於伯伯吩咐。”
  沈默片刻,鮮於仲通誠摯地道:“賢侄有意隨老夫去益州節度使府嗎?老夫定待賢侄如上賓,凡事請益,絕不視妳年少而輕慢於妳,這次老夫是誠心相請,賢侄考慮壹下如何?”
  顧青沒有絲毫考慮便笑著道:“鮮於伯伯,貢瓷壹事尚未落定,愚侄若此時離開,恐生枝節,相比之下,愚侄以為瓷窯要重要壹些,您覺得呢?”
  鮮於仲通點頭,確實如此,瓷窯的重要性目前是最重要的,他還需要通過貢瓷來與宮中的貴妃娘娘建立良好的關系,這層關系非常重要,所以貢瓷也就非常重要了,顧青留在村裏盯著瓷窯,比跟他去節度使府當幕賓重要多了。
  “那麽,待貢瓷之事落定後,賢侄不妨來益州,如何?”鮮於仲通眼中充滿了期待,此時的他是真的覺得顧青之才足以勝任節府幕賓了。
  顧青仍舊笑道:“承蒙鮮於伯伯擡愛,但愚侄實在不敢給鮮於伯伯承諾,世事如水,水無常形,世事多變,誰都不知道到時候會不會有什麽變化。”
  鮮於仲通嘆道:“老夫此時委實需要有人輔佐,前日老夫收到雲南刺史張虔陀的快馬書信,上面說南詔國王閣羅鳳恐有謀反之嫌,請朝廷密切關註,若非老夫心系賢侄的瓷窯,此時早已快馬加鞭飛奔益州了……還沒到任便遇到謀反大事,老夫怎能不心焦。”
  顧青眼皮壹跳。
  南詔,終於依稀記得前世關於鮮於仲通的事跡了,似乎他便是在南詔謀反這件事上狠狠栽了個大跟頭,而這壹戰,大唐死了六萬多將士,幾乎全軍覆沒,是非常慘烈的大敗。
  可是,顧青能幫他什麽呢?他不是神仙,沒有通天遁地之能,重要的是,他缺少壹顆悲天憫人的心。
  過自己的日子,賺自己的錢,石橋村外面的世界,對他來說仍是壹個與他無關的陌生世界。
  他的世界裏,只有石橋村,只有宋根生,或許還有壹個張懷玉。
  佛能普渡眾生,但顧青不是佛,他只是壹個孤獨的凡人。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