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第壹臥底

龍淵

歷史軍事

南宋。
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的南宋。
靖康之恥之後,欽徽二帝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434章:直穿兩州無人境、馬踏岷山、兵臨敵境

南宋第壹臥底 by 龍淵

2020-10-20 15:22

  就在這種情況下,正是所謂的“民不舉、官不究”。如果各地的州縣沒有發出緊急軍報,報告此地有沈墨的大軍。大宋趙與莒是不會來幹預沈墨這支部隊行動的。
  ……
  “可是,統帥為什麽不幹脆把它打下來呢?”
  等到他們繼續壹路前行的時候,常春遠在沈墨的旁邊騎在馬上,看著面前空曠廣袤的曠野說道:“這利州東西兩路,在統帥的手上就如同探囊取物壹般,何不乘勢取之?”
  “那我問妳,我要它幹什麽?”只見沈墨笑著看了看常春遠。
  聽到了沈墨的話之後,就見常春遠旁邊的李慕淵他們幾個年輕人,和其他的壹些將領也全都圍了過來。
  “我拿下了成都,是因為蜀中可以給我們提供大量的財富和兵員,更是壹個極其安全的大後方。”只見沈墨笑著看了看大家道:“可是利州路這裏有什麽?”
  “妳們知不知道,這利州東西兩路加在壹起,每年上交的賦稅數目都不超過100萬兩?但是這裏的軍事開支卻是240多萬兩?”
  “現在咱們把利州兩路打下來,還要到處派人處理民政。還得四下裏分兵,防禦各處軍事要地,防備著大宋的軍隊過來圍攻。咱們壹年就要在這裏賠上幾百萬兩銀子!”
  只見沈墨說到這裏,他無奈的搖了搖頭道:“要知道,當初西夏鐵鷂子過來攻打這利州東西兩路,人家可是奔著搶劫來的!可是搶劫自己國家老百姓這種事,咱們怎麽能幹的出來?”
  能聽到沈墨這麽壹說之後,大家這才恍然大悟。之後他們在心裏越想,就越覺著沈墨說得對!
  利州東西兩路這個大包袱,幹脆就讓大宋接著背好了。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兒,沈墨他們這些人可沒興趣!
  如今沈墨的軍隊數量大幅度擴充,經濟實力也由於幾次海外的掠奪,得到了極大的補充。
  但是無論是從軍隊的數量和經濟總量來說,沈墨的勢力都和周邊的幾個大國有著不小的差距。
  所以現在即便沈墨想要快速擴大自己的地盤,也要挑那些能夠讓自己實力飛快增長的地段下手,比如說蜀中。
  至於說其他的地點,比如這個利州。他們現在占領不但沒有任何好處,反而會攤薄了自己這壹方的實力。所以此時攻下利州東西兩路,實在不是壹個明智的選擇。
  反過來說,以沈墨的實力,什麽時候要是想壹口吞下利州東西兩路。估計他手中的這支新軍從東到西壹線平推,也用不了多長時間!
  ……
  等到沈墨這壹次解決了利州路附近的幾個州縣之後。他們再次繼續壹路向北,終於靠近了利州路和金國臨洮路的交界處,壹個叫做“佑川”的小縣城。
  隨後,這次由武毅文親自出馬上門拜訪,把那個佑川縣縣令嚇得魂不附體。答應絕口不向上官提這次大軍過境的事。
  在這之後,沈墨在這裏留下了壹支壹千人的軍隊,還留下了跟沈墨壹路同行到此的姜瑜馨姑娘。
  隨即沈墨就親帥率軍隊,開始翻越岷山山脈!
  他們眼前的岷山屬於橫斷山脈。橫斷山脈和東來的秦嶺在這裏銜接之後,形成了壹道天然的屏障,使這兩地之間大軍往返極為困難。
  也就是因為地形的原因,所以金國很難從這裏向著大宋境內發動襲擊。
  而沈墨這壹次要翻越的山脈,正好處於兩國交界之處。地勢險惡,海拔甚至有的地方達到了四千米。
  所以姜姑娘自然是沒有辦法乘坐馬車,而且她還不會武功,體質柔弱,也就沒辦法隨行了。
  不過沈墨在這佑川縣城裏留下了武毅文,還有他手下的毒牙三奇士,再加上壹千人的部隊,由姜姑娘負責坐鎮佑川。
  佑川的這支部隊的作用,壹是保障沈墨的後路,使得沈墨這支大軍不至於孤懸於外。
  而姜姑娘的另壹項任務,就是利用手裏這支千人部隊的威懾力,始終保持著這條“利州走廊”的暢通。以免沈墨軍隊的後援和軍隊物資的補充出現問題。
  要知道,沿途的那些利州的縣官們,雖然是毫不猶豫的表示了妥協。但是以沈墨的習慣,這樣重要的軍事通道,還是掌握在自己人的手裏才能放心。
  姜姑娘在軍事上的才能,足以應對利州路發生的各種事件。而且沈墨這次留下的武毅文,又是利州路本地人士,所以消息很是靈通。
  武毅文在把手下的密諜放出去之後,就足以在暗地裏掌握住利州路本地的形勢變化。同時姜姑娘手裏的軍隊,也足夠應付任何突發事件了。
  就這樣,沈墨安排好了自己的退路,之後就率軍開始翻越岷山天險!
  ……
  岷山位於甘肅南部,洮河中遊,地處青藏高原東麓與西秦嶺隴南山地的接壤地區。
  這座山,是黃河與長江的分水嶺!
  等到沈墨走進岷山所在的橫斷山脈,他的軍隊步步向上,慢慢的面前已經出現了高原地貌。
  這裏的平均海拔都在2000米以上,而沈墨他們需要翻越的岷山,雖然是經過先頭部隊的仔細勘查,選擇了最為平緩,適於行軍的路線。但是仍然要翻越海拔3200米以上的山脈才行。
  等沈墨領軍壹路越走越高,隨著空氣越來越稀薄,逐漸高原帶給人的不適感開始慢慢的出現了。
  沈墨他們再壹路向上走,周圍的樹木已經慢慢變成了雲杉、冷杉、落葉松、油松這些高原樹種。
  而他們座下的河曲戰馬,壹路上也被幹枯的花苜蓿所吸引。這些戰馬欣喜不已的沿途啃食著這些牧草。看起來馬兒們頗有壹種,又吃上了家鄉飯的喜悅感!
  好在沈墨軍隊中的馬匹,對於高原氣候的適應性很好。所以給部隊也帶來了很大的便利。
  唯有那沈重的十二門火炮和配屬的炮彈。讓那些炮兵們竭盡全力才,得以翻閱了這座路途艱險的高山。
  等到他們過了分水嶺,再次向下的時候,沈墨站在高高的岷山分水嶺上。
  在他的前方,就是金國臨洮路!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