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南明

老白牛

歷史軍事

這塊土地正在死去。   正是冬麥播種時節,然舉目望去,處處焦黃,田地幹裂,四野毫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64章 沸揚

續南明 by 老白牛

2019-5-21 19:42

  第二天,“迎春樓”沖突之事就在睢寧城內傳得沸沸揚揚,不論茶館酒肆,或是街頭巷尾,百姓都津津樂道此事,這時代的娛樂太匱乏了,特別小地方,壹年到晚沒什麽新鮮事。
  難得出現壹件新穎刺激的事情,沒有幾個月,這熱度怕不能消停下來。
  而且口耳相傳下,事件沖突還飛快的向外界傳去,傳往周邊的邳州、宿遷、靈璧等地。
  最後事情會成什麽樣子,難得而知。
  大體上,睢寧城內輿論還是站在楊河這邊的,畢竟他是“初受害者”,風光得意的初上任,縣內外士紳,商賈,官員雲集,然在接風大宴上,慘遭人公然打臉。
  那叫什麽黃承襲的邳州附生,仗著自己是正五品高官的兒子,打著送禮物的借口,公然當眾羞辱,只因為當時楊大人沒有持扇?
  老實說睢寧城內很多百姓不明白這些讀書人的作派,楊大人身為練總,帶刀不是很正常嗎?而且世道不太平,隨身攜帶武器更是理所當然,就就有大罪了,要遭人譏諷了?
  眾百姓都覺這姓黃的果然是紈絝子弟,無事生非,仗著自己是高官兒子,就囂張跋扈,肆無忌憚。
  看看,正九品官員都敢當眾羞辱,還是接風大宴的場合上,若是小老百姓對上,又當如何?
  不免很多人就有壹種同仇敵愾的心理。
  當然,楊大人怒而反擊,是過激了壹點,但也情有可原。
  畢竟壹個官員要有威信,堂堂朝廷命官,遭人打臉不反擊,以後將如何為官?
  雖然那黃承襲當場被打得淒慘,鼻青臉腫,頭破血流,事後被扶回去,可能連爹媽都認不出來,但眾百姓都不同情,給楊河大人則是壹個“剛烈”的評價。
  認為他義不受辱,愛憎分明,果然是個有性格的人。
  這樣的人居於練總,現流寇之事越急,眾人卻平白增添了幾分信心。
  眾士紳商賈對此事倒不好評價,雖然私下津津樂道,不過明面上不好說什麽,他們任何的聲言,都不免會得罪當中壹方,而任何壹方,都是他們得罪不起的,幹脆就閉口不言。
  只是事後練總府前,送禮的人越多,讓楊河的禮金收入又漲了兩倍。
  睢寧幾個官,鄭主簿嘆息,認為當以和為貴,這事情最好到此為止。
  縣丞典史不語,教諭訓導則私下有言,認為雙方都沖動了,但楊練總身為官員,有失氣度,有辱斯文的嫌疑,便是黃生員不敬,訓斥便可,豈可動手動腳,當眾動刑?
  要知道,黃承襲可是生員,有功名的人,掌嘴這種刑罰,是不能加到生員頭上的。
  鄧巡檢公然為楊練總發聲,言當時情況不算動刑,最多雙方毆鬥,都有些失去體統罷了。
  不過黃承襲罪過更大,楊大人情有可原。
  知縣高岐鳳頭痛無比,這兩個廝,壹個沒有官容體統,壹個沒有秀才讀書人的樣子,都不象話!
  但他又不得不站在楊河這邊,楊河是他擡舉上來的,算是屬於他的派系,但此人桀驁,讓他不喜,只是流寇之事越急,睢寧境內又需要這人,只得頭痛的準備為他擦屁股。
  眾人都非常關註後續的事態發展,黃承襲被打了,他不是普通的生員,他父親是淮安府邳宿河務同知黃思恩黃大人,堂堂正五品高官,兒子被打,豈能善罷甘休?
  後續會如何,眾人都非常的有興趣。
  除了這沖突之事,還有些別的事,諸類小道消息不免橫傳。
  如引得楊大人雷霆大怒的那句“與有夫之婦眉來眼去”,是當晚“迎春樓”沖突的根本。
  這“有夫之婦”是誰,楊大人又跟何人有什麽風流韻事,不論被人暗中提及。
  然後扯到王瓊娥頭上,又扯到當時的邳州衛指揮使韓瀾頭上。
  這內中深刻的內涵讓眾人津津樂道。
  當然,此事屬於捕風捉影,閑事八卦,關系到楊大人聲譽,又關系到淮安府城的名門大族,還是兩大家的名門望族,眾人都不敢公開明說,不過私下傳言是免不了。
  還有當晚宴會那首“漢終軍”,亦是飛快傳揚出去,聞聽者皆是胸中豪氣充盈,熱血從胸中湧起。
  口耳相頌下,此詞就傳得飛快。
  在睢寧城中,什麽時候鄭文選等生員帶頭佩劍,於是睢寧城內,生員仗劍之人越多。
  楊河對這壹切倒無所謂,他也知道了,黃承襲被打之後,第二天就哭著回邳州找家長了。
  他並不放在心上,壹切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罷了。
  他現在主要關註的是睢寧城外的流民。
  宴會之後,他準備回北岸新安莊,加緊練兵造器,然後這些流民也要帶回去。
  ……
  正月二十二日,北門圩墻外。
  淅淅瀝瀝的細雨,天色陰冷。
  這邊的流民難民聚得更多了,天氣陰寒,環境糟糕,缺衣少食,這邊聚著的饑民越發奄奄壹息,臉色枯黃,若是婦孺孤孩,那種處境會更為險惡。
  眾饑民麻木的等死,或有人閃著不甘的兇光,往往這個時候,就會有人壹呼而起,鋌而走險。
  但此時北門外越千人的饑民們有了希望,十幾口大鍋架在二郎廟邊,草棚內中熬的都是熱騰騰的米粥,周邊密密麻麻的饑民聚著,眼中都帶著希望,然後周邊有眾多的官差巡邏。
  還有人叫著:“都不得擠,個個排隊領食,有家口的壹隊,沒有家口的壹隊,鰥寡孤獨壹隊,孤兒幼女壹隊。妳們全部都可活命,楊大人仁慈,會將妳們送到北岸,以工代賑,全部都有衣食房屋安置……”
  細雨沙沙的下,打在楊河大帽油衣上,冰寒之氣蔓延,周邊越發的泥濘。
  但楊河只是站著,淡淡看著眼前的壹切,陳仇敖四人站在他身後,個個披著氈衣,冷雨中同樣按刀壹動不動。
  周邊饑民看來,個個敬畏而感激的目光。
  城外的饑民楊河會分四批帶走,第壹批先帶孤兒幼女走,第二批帶失去家人,老弱無助的婦女老人,第三批帶有完整家口的饑民,最後帶單身的青壯男子。
  饑民帶走之前,楊河下令在城外施粥,十幾口大鍋架起,每個饑民都可以飽飽吃幾餐,以此證明自己不是空口白話,也給城外的饑民增添適量的體力與信心。
  施粥的糧米是從庫房中撥的,這次縣丞劉遵和等人都沒說什麽,楊河將這隱患帶去,若縣中連臨行的錢米都不出,那就說不過去。
  貢生周明遠又發動城內士紳商賈捐糧捐米,捐獻冬衣,這次士紳都很踴躍,紛紛妳獻壹些糧,他捐壹些銀,便是普通的百姓,亦是有錢出錢,有力出力。
  久病床前無孝子,常年養著城外的饑民,睢寧百姓沒有辦法,但壹次性付出壹些,眾人還是有這慷慨之心與善心的。
  而且城外流民走得越快,這城池的隱患越早去除,周邊的治安也好壹些。
  所以二十壹日這天起,捐獻冬衣被褥,捐糧捐物的人絡繹不絕,楊河吩咐所有的錢糧衣物都有登記,捐獻的人是誰,都有記錄,這些都屬於“義民”,不該連個名字都沒有。
  知縣高岐鳳派了衙役維持,書吏幫忙,仵作收殮各窩棚殘骸,楊河讓署廨攢典廉方正主理。
  這人壹直讓他頭痛,前晚回去後,門子與皂隸眉飛色舞的談起宴會之事,個個大呼解氣,留署的膳夫馬夫皂隸也是聽得大為過癮,只有廉方正嘮叨不止。
  言官不象官,生員不象生員,真是人心不古,世風日下,對楊河又是壹番勸諫,讓他久久無語。
  不過這人能力是有的,原則性也強,讓他主理,倒最好不過。
  除了王家卿隨黃承襲前往邳州,縣學館的生員也基本前來幫忙,楊河的規劃是每個鋪遞設壹個休息點,每鋪設些雜役燒煮姜湯,讓趕路的饑民可以喝些湯暖暖身子。
  然後辛安鋪那邊設個點,以後從徐州官道來的饑民,就不到睢寧城,直接引到南岸碼頭,巡檢司的船,會將他們載過黃河去。
  楊河也跟遞運所的大使鄧官招呼好,讓他遞運所的船只,同樣過來幫忙。
  又會在南門外設個點,從靈璧官道過來的饑民,收留登記後,同樣運過黃河去。
  這樣楊河快速就解決了讓城內諸官頭疼不已的流民問題,讓知縣高岐鳳內心復雜,不過流民隱患去除,這是好事。
  醫學司的醫官有建議楊河,饑民餓久,應該分批分層次的救濟,如已經餓倒在地的饑民,需用米湯灌之,然後用稀粥接續,情況好些,再施濃粥。
  余者可站立的饑民,所熬之粥可以“插上筷子不倒,解開布包不散”的標準,這樣吃個幾餐就可以趕路。
  他們是專業的意見,楊河自然聽從,昨日已經施粥壹天,饑民們的氣色都好了很多,又有了冬衣被褥,個個臉上就帶上希望與生氣。
  “來來來,都排隊領食,壹個壹個來……”
  署廨幾個皂隸賣力叫著,還有官差在巡邏維持,楊河站在廟邊看,看署廨的膳夫與衙內的膳夫為饑民舀著粥,然後領到粥水的民眾都是千恩萬謝。
  周明遠過來,腳上滿是泥水,身上也是泥漿處處,他站到楊河旁邊,看著饑民的臉色,心中就是壹嘆:“這些人有了安置與希望,然眼下大明朝如此,希望又何在?”
  他說道:“慎言,聞聽妳發送流民,是先孩童婦孺再到青壯,不是應該先送走青壯嗎?”
  楊河看著眼前,神情有些恍惚,卻是笑道:“慶元兄,華夏之所以是華夏,是因為憐幼小,憫孤苦,照顧鰥寡孤獨篤疾,若只選強壯,任由弱肉強食,又與蠻夷何異?”
  他指著那邊捐糧捐物的百姓,戴著鬥笠,穿著蓑衣,成群結隊往二郎廟來,他們中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但卻是個個神情真誠。
  就說道:“這些百姓,壹片熱忱善心,他們中有些人老弱,難道落難之時,就不該救治他們嗎?”
  周明遠看著那邊,聽聲音還傳來:“少爺,這些衣物真要捐了?妳自己都舍不得穿。”
  “張叔,無礙的,我們住果脯鋪內,好歹有吃有睡,城外饑民卻是日日凍餒,能幫就幫壹把吧。”
  “咦,倪叔,妳也來了,這是?”
  “呵呵,是大有啊,唉,俺茶鋪小,也幫不上什麽大忙,就尋思篜幾籠饅頭,表表心意。”
  周明遠看著,最終嘆道:“慎言所言甚是,吾不如也。”
  下午時,第壹批孤兒幼女先走,個個小小的身上或披油衣,或穿蓑衣,在鄭文選等自告奮勇的生員帶著下,踏上了官道。
  然後第二批,第三批,這些人走時,全部跪下,個個說道:“謝謝大人,謝謝睢寧城的鄉親。”
  特別壹戶人家的壹個男子,對著楊河,咚咚的用力磕著響頭,額上血痕泥水片片。
  楊河看去,已是了然。
  最後這些人上路,周明遠看他們繞過水坑蕩子,在官道上遠去,卻不知為何心中壹酸,潸然淚下。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