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霸的黑科技系統

單身老憨

網遊小說

壹覺醒來,世界大變。熟悉的高中傳授的是魔法,告訴大家要成為壹名出色的魔法師。居住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758章 試壹試就知道了!

學霸的黑科技系統 by 單身老憨

2019-3-7 12:30

('  關於華國與美國在航天領域的較量,在國內網絡上同樣引發了不小的討論。尤其是關於在火星殖民地和月球軌道空間站哪個更牛逼的問題上,相關的討論尤為的激烈。
  拋開壹些純粹是因為屁.股問題為了黑而黑,或者為了粉而粉的言論,還是有不少人站在理性的角度進行評價的。
  比如,認為美國更站上風的人的觀點是,BFR火箭采用了全世界最先進的液氧甲烷發動機,真空最大推力能夠達到138兆牛,近地軌道運載力是土星五號的4.6倍,各種數據都完爆了祥瑞號。
  更何況火星殖民地在遙遠的數千萬公裏之外,光是運輸難度和月球軌道空間站就不在壹個等級上,自然是美國更勝壹籌。
  而認為華國更站上風的人的觀點則是站在務實的角度。無論怎麽想,壹個與本土相距數千萬公裏、兩年才能等來壹次發射窗口期的飛地,都遠遠比不上“近在咫尺”的月球。
  客觀的來講,哪壹邊的觀點都是站得住腳的。
  不過對於圍繞著月球軌道工程的議論,陸舟卻並沒有過多的留意。
  至少在他的眼中看來,這些討論其實都沒什麽意義。
  就短期而言,無論是華國對月球資源的開發,還是對遙遠火星的探索,賠錢都是壹定的。無論是月壤中的氦三與鈦礦,還是火星上豐富的鐵礦和甲烷儲量,都還是個遙遠的大餅。
  就如同數個世紀之前,在大航海時代的格局確定下來之前,誰也不知道殖民時代的未來是在加勒比海,還是在更遙遠的香料海岸……
  哪怕月球確實離得更近。
  當然了,雖然站在經濟學的角度來看,整個太空計劃鐵定是賠錢的,但有些時候並不能完全站在經濟學的角度去考慮問題。
  至少就華國而言,通過太空計劃獲得的政治、科研、文化等領域的收益,這些都是無法簡單的用金錢來衡量的。
  以月宮號計劃為例,作為世界首個在月球軌道上部署空間站的國家,其他國家想參與到月球相關的科研項目中,就只能與華國在該領域簽訂合作協議。
  比如德國,作為首先與華國在可控聚變技術上達成協議的國家,很自然而然地與華國就月宮號計劃展開了合作談判。
  根據談判結果,華國方面承諾會在月宮號壹期工程完成之後,給馬克斯普朗克太陽系研究所預留壹個科研崗位,允許德國派遣壹名本國的科研人員前往月宮號服役。
  而作為交換,馬克斯普朗克太陽系研究所將就月球資源開發相關項目,與華國國內研究機構展開合作。
  同樣正在與華國方面就月宮號計劃展開外交接觸的,還有包括英、法、歐盟、俄、日等等國家。
  而對於其他國家的合作請求,華國也展現出了開放合作的姿態。甚至於,就連對處在對手關系的美國,月宮號都給他們的宇航員預留有壹個位置。
  無論是在任何時候,國與國之間的競爭關系永遠是相對的,而非壹成不變的絕對。
  雖然國內在輿論引導方面往往“立場明確”,但事實上國際關系問題遠遠沒有壹般人想象中的那樣非黑即白。
  即便是在冷戰最緊張的時刻,美國與蘇聯也曾在航天項目以及可控聚變項目的研究中達成了許多互利共贏的合作。
  而現在華國與美國之間的競爭還遠遠沒有走到冷戰的那壹步,秉承和平發展路線的華國也從來都沒有主動挑起爭奪世界霸權的打算,如果美國願意在月球空間站項目上與華國展開合作的話,華國當然沒有拒絕的理由。
  當然,這壹切的前提都是,美國願意向華國開放火星殖民地的前哨,或者拿出與之對等的籌碼作為交換……
  目前外交部門與各國的談判具體進行到了哪壹步,陸舟並不是很了解,也不是很關心。
  外交方面的事情,當然還是由外交部門去負責。
  這些瑣屑的事情,與月球軌道施工委員會就沒有太多關系了。
  現在需要他去操心的,是更為緊迫的事情……
  金陵市。
  航天科技研究所。
  壹場關於月球軌道施工計劃的會議,正在研究所內的會議室內召開。
  出席會議的都是國內航天業的大佬。
  包括航科集團的總工程師袁煥民院士,包括月宮號核心艙項目的負責人張主任,幾乎全行業的牛人都聚集在了這裏。
  用簡短的開場白宣布了會議的開始,陸舟走到臺前,表情嚴肅的環視了會議室壹圈,言簡意賅的開口說道。
  “相信諸位已經都聽說過了,美國阿瑞斯計劃已經完成了第壹階段。”
  “根據NASA披露的相關細節,BFR火箭沒有采用傳統意義上的霍曼轉移軌道,而是采用了直擊軌道的方式,直接入軌了火星引力系統之內。”
  路上的話音剛剛落下,會議室裏便傳開了壹片嘈雜的議論聲音。
  其實在會議開始之前,不少人已經聽說過了,只不過此時再次聽到,仍然難免心中震撼。
  壹直以來,前往火星的航天器,采用的都是霍曼轉移軌道,而這也是理論上消耗燃料最少的前往火星的航路。
  然而這條軌道也並非完美,每隔兩年才能等到壹次窗口期,而且需要在空中飛行長達180天之久。
  若是用來發射探測器的話,260天的時間也不是不能接受。但如果是送旅客到火星上去的話,就有些令人難以接受了。
  因此,作為阿瑞斯計劃的主要交通工具,以火星殖民為目標的BFR火箭,選擇了壹條更快的飛行軌道。相較於霍曼轉移軌道而言,采用這條軌道的BFR火箭只需要30天到120天的時間,便足以完成從地球到火星的旅行,並且相較於霍曼轉移軌道擁有更長的發射窗口期,且無需為了下壹次發射等待兩年之久。
  至於代價,則是需要消耗更多的燃料。
  雖然表面上看BFR火箭似乎推高了前往火星的發射成本,但在另壹方面,縮短飛行時間便意味著能夠降低BFS飛船上的維生荷載,攜帶更少的淡水、氧氣、食品資源。從這壹層角度來講,采用這條消耗燃料更多的發射路線,反而可以降低運輸成本……
  擺脫霍曼轉移軌道的發射路線,能夠將這個看似瘋狂的計劃變成現實,從某種意義上而言,Space-X的技術,確實強的可怕!
  看著陷入討論的會議室,陸舟沒有說話,安靜的等待著討論的聲音平息。
  就這樣,大概過了五分鐘左右,壹名坐在會議室席間的教授,舉起手說道。
  “我有話想說。”
  向這位舉起手的教授點了點頭,陸舟開口說道。
  “請講。”
  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鏡,這位中年教授向陸舟說了壹聲謝謝,緩緩站起身來,用征求地語氣說出了自己的觀點。
  “我認為BFR火箭的發射成功在壹定程度上可以證明,化學火箭並沒有像我們想象中的那樣已經到達了瓶頸。”
  “或許我們應該重新審視我們的發展路線,我不否認電推進系統的重要性,但現在放棄化學火箭,或許有些為時尚早了。”
  看著起身發言的教授,陸舟沈思了壹會兒,忽然開口說道。
  “如果我給妳五十年的時間,每年10億美元的經費,妳有把握將大推力火箭做到BFR那種程度嗎?”
  似乎沒有料到陸舟會突然拋出這個問題,那名專家微微楞了下,臉上的表情變得有些凝重。
  在短暫的猶豫之後,他最終還是搖了搖頭,誠實地回答道。
  “……很難。”
  BFR火箭幾乎已經標誌著液氧甲烷發動機的巔峰了,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它,很難找到壹個與之匹敵的對手。
  想在化學推進系統上超越美國,以國內航天工業的現狀而言,是幾乎不可能的。
  哪怕是吹牛,他也無法跨下這個海口。
  陸舟沒有多說什麽,向他點了點頭,示意他坐下。
  “是的,正如妳所說的,我們很難做到。”
  “或許化學推進系統還有上升的空間,通過改進我們的發動機工藝,我們能造出更大的、飛得更遠的火箭,但想依靠這種技術在航天競賽中獲得優勢,甚至是超越我們的對手,幾乎是不可能的。”
  “因此,集中全部力量,發展電推進系統,保持屬於我們自己的優勢,是我們唯壹的選擇。”
  停頓了片刻之後,陸舟環視了會議室壹圈,繼續說道。
  “雖然BFR火箭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我們也不必就此妄自菲薄。”
  “在推力上我們也許不是他們的對手,但我們也有自己的優勢!電推進系統的優勢在龐大的比沖上,這壹點是化學火箭無論如何也無法追趕的。”
  “前段時間我曾經透露過,基於祥瑞號上的推進系統,星空科技正在研發壹款更靈活、且更適應近地軌道與地表之間往返的航天器。目前相關的研究已經告壹段落,現在也是時候揭曉這個謎底了。”
  說罷,陸舟看向了身後的大熒幕,按下了手中的激光筆。
  很快,壹張三維構圖的霞光號概念圖,呈現在了所有人的面前。
  看著圖像上的畫面,袁院士瞳孔微微收縮,忍不住從座位上站了起來。
  “這是?!”
  震撼的不只是袁院士。
  看著那臺造型獨特、與傳統航天器迥異的空天飛機,詫異的聲音頓時擴散了整個會議室。
  看向壹臉詫異的袁院士,陸舟笑著點了點頭,開口說道。
  “它的名字叫霞光!我們為往返大氣層設計的新壹代航天器。”
  坐在袁院士的旁邊,同樣目瞪口呆地盯著屏幕中的航天器,孫元培忍不住說道。
  “這設計……能行嗎?”
  將四臺引擎分散在四只雙軸固定翼上,尾部僅保留壹臺主引擎……
  這種設計也太亂來了!
  “技術可行性論證很早以前就做過了,理論上是絕對可行的。而至於實際上……”說到這裏,陸舟停頓了片刻,用堅定的口吻開口說道,“讓我們試壹試就知道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